2014年09月05日01:08 來源:吉林日報
本報訊(記者蘇宏梅張添奧)鬆花江邊、青草湖畔,教學樓、圖書館、體育場館林立在綠蔭之間——走在吉林一中花園般的現代校園裡,一種幸福感會油然而生。這座有百年歷史的吉林市著名高中,有著驕人的育才業績,一批又一批成才成業的學子,是對該校107年來“敦品勵行、熱心向學”校訓的最好詮釋。
吉林一中的前身是始建於公元1907年的吉林中學堂。當年,孫樹棠、趙銘新、聶樹倩等5位日本留學生歸國后,上書稟請吉林將軍衙門,創辦了此學堂。同年7月,確定了“敦品勵行、熱心向學”的校訓。“敦品”要求學生在身心方面勉勵自我、敦促自我、完善自我﹔“勵行”就是要學生一方面通過實踐來獲取正確的思想認識、發展自身素質,另一方面要注重把所學落實到實踐中去,做到知行合一。
建校百年來,吉林一中早期造就了馬駿、姚新一、曹國安、王以哲、周建華等一大批革命家﹔新中國成立后,又培養出了懷抱“中國何日富強”憂思的礦產學家岳希心、不忘“病夫之恥”的地質學家馬宗晉、認定“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自己國門”的軍事科研專家王澤山等先進人物﹔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又涌現了張蕊、劉振寧、王軍、李春曉等一批批熱心向學的優秀學子。多年的教學讓一中人體會到:隻有讓每一名學子都感覺“幸福”,才能更好地發揚“敦品勵行、熱心向學”的光榮傳統。
基於這種認識,吉林一中於“百年之際”提出了“為每一位學生的終生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強調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一中副校長張淑清介紹,學校開設了“幸福”教育單元,全面實施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審美教育和“幸福陽光”工程等。以德育課為例,該校以學期為單位,分年級設置不同的內容:高一側重校史、規范和團隊教育﹔高二側重人文、社會意識教育﹔高三側重理想、責任教育。“幸福”計劃貫穿於整個高中階段。此外,還請國學專家來講解《弟子規》、開設陽春講壇等力推傳統文化進校園,並推薦學生參加“模擬聯合國大會”等全國性素質教育課外實踐活動。還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室,給學習壓力大的同學設置宣泄室……力求讓同學們都能切身感到:幸福就在身邊。
(來源:吉林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