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
中國共產黨新聞>>領袖人物紀念館

小平“回家” 揭秘鄧小平緬懷館和改陳后的鄧小平故居陳列館

2014年08月18日13:28    來源:四川日報    手機看新聞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緬懷館專門設有展示小平同志手跡的展廳。
緬懷館專門設有展示小平同志手跡的展廳。

為何要新建鄧小平緬懷館?“兩館”裡都有哪些寶貝?從這裡能了解到哪些關於小平同志的故事?……帶著疑問和期待,四川日報記者提前探營,走訪相關負責人,為讀者獨家揭秘今日開館的鄧小平緬懷館和改陳后的鄧小平故居陳列館,一起走進“兩館”建設台前幕后的故事。

今天,歷經一年半的建設,備受世人矚目的鄧小平緬懷館揭開神秘面紗,正式與公眾見面﹔今天,閉館半年的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在經過改陳后,也將再度對公眾開放。“兩館”裡有哪些珍貴的物品和記憶?本報記者提前探營,與您一同感受一代偉人的“工作范兒”和“生活范兒”——

緣起:看完小平“工作范兒”,還想了解“生活范兒”

小平家人叮囑,建設改陳要節約朴實

時間回溯到2004年8月13日。這天,位於廣安市協興鎮牌坊村的鄧小平故裡景區內,鄧小平故居陳列館對外開放。隨后的10年裡,這個建設面積3800平方米的陳列館接待了國內外游客超過1700萬人次。自去年成功創建為5A級景區后,每日到訪的數量保持快速增長。

陳列館由一個序廳、三個陳列展廳、一個珍藏廳、一個電影放映廳及相關附屬設施組成。展覽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為主題,展出文物170件、圖片408幅、文獻資料200余件,同時結合聲、光、電等手段,再現鄧小平同志光輝的一生。

但隨著10年來長期超負荷運行,原來的陳列館部分設備老化陳舊,一些技術手段已無法滿足游客參觀和未來的發展需要。

“這些年,我們也搜集過很多游客的意見和建議,發現他們對小平同志的感情很深,渴望了解更多關於他老人家的東西。”鄧小平故居管理局局長錢奇告訴記者,陳列館全面展示了小平同志波瀾壯闊的一生,但是都以“工作范兒”為主,對於小平同志的興趣愛好、家庭生活等內容,游客期待能有更“親密”的了解。“很顯然,游客們渴望能夠更加近距離地走近偉人。”

與此同時,隨著相關部門和學者對小平同志研究的深入,對於如何進一步全面、准確、深入地了解小平同志的一生,有了更多認識和成果。小平家人對小平故裡也分外關注,僅在2010年到2012年間,就把5317件珍貴文物送到廣安,其中大多數是小平同志曾使用過的原件,彌足珍貴。

“兩館”建設改陳工作很快被提上議程,並得到了各級部門和小平家人的一致認可。

小平家人特別叮囑,按照小平同志的一貫作風,“兩館”建設改陳工作務必要低調務實、節約朴實,切忌鋪張浪費。“這一理念自始至終得到了實實在在的貫徹。”錢奇說,廣安方面在整個建設改陳中力避大拆大建。以陳列館的電影放映廳改造為例,原本設計單位的方案需要將觀眾席掘地兩米,工程量頗大,直接被否定掉。“后來我們堅持觀眾席不動,採用將放映室改造,放映機盡量后移等多種辦法大組合,完成了放映廳的改造升級,節約了資金。”

探營:小到碗筷大到餐桌,都是小平同志用過的實物

北京米糧庫胡同5號,“搬回”小平家鄉

近段時間,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正在央視熱映,觀眾好評如潮。劇中不僅再現了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還將一代偉人對家人的愛刻畫得非常細膩和真切。

如今,隨著鄧小平緬懷館對外開放,劇中的許多內容也隨之走出熒幕,以實物、照片、文字等多種方式,真實地再現在參觀者眼前。就連劇中小平同志的家——北京景山后街米糧庫胡同5號,也被原封不動地“搬”到了緬懷館內。

總建筑面積4328平方米的緬懷館,以《回家》為設計理念,融合川東民居元素,顯得純朴自然。“緬懷館內設有鄧小平的思想、生活為專題的展覽,是陳列館編年體式展覽的延續和補充。”錢奇介紹說,整個緬懷館分為一個序廳、三個展廳(包含北京故居場景復原廳)、一個緬懷影視廳,主要反映偉人的品格風范和情趣愛好,絕大多數實物都是首次展出。

走進緬懷館二樓名為“北京故居場景復原廳”的展廳,這裡復制了小平同志北京故居的餐廳、門窗、會客室和辦公室,小到一副碗筷,大到一張餐桌、冰箱,都是小平同志家人捐獻出來的他老人家用過的實物。這些場景和實物展品,配合館內大量小平同志與家人的日常照片,將偉人朴實的日常生活和對家庭、親情的重視,親切、真實地反映了出來。

小平同志愛游泳、愛看足球、擅長橋牌。在緬懷館內,就有大量關於這方面的實物首度露面。比如小平同志參加橋牌比賽所獲得的獎杯、德國前總理科爾贈送的“足球集錦”錄像帶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貴物品。

珍貴:“袖珍”展廳裡,大量小平同志手跡首次“解密”

手跡廳裡,180余份珍貴手跡輪換展出

參觀完整個緬懷館展廳,讓記者感受頗深的是館內大量採用自由開放的模塊式展陳形式,每個展板既相互聯系又獨立成章,展板一面是圖片,另一面則是文物文獻。“抓教育、抓軍隊、抓科技,打橋牌、游泳、退休生活,每個展板都各自詮釋著小平同志對某個方面、某個領域的智慧和貢獻,展示著他不同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習慣,游客可以根據自己喜好自主‘點菜’參觀。”緬懷館負責人劉鬆濤介紹道。

比如,反映小平同志品格風范的展板,被細分為信仰堅定的共產黨員、指揮非凡的世紀偉人、心系人民的領導者、朴實坦蕩的政治家四個篇章﹔而在反映偉人的情趣愛好時,則細分為平民情懷、興趣愛好和濃郁親情三個部分,“每個板塊都是文圖和實物結合,文字中除了採用小平自己的話,還增加了各國元首、世界名人對小平同志的評價,以及他們送給小平同志的禮物。”

緬懷館裡有一個僅十余平方米的“袖珍”展廳,但這裡面全部展示的是小平同志的手跡,是黨和國家珍貴的史料。據介紹,這些手跡大多來自中央檔案館,都是高仿真復印件,基本上是第一次“解密”呈現在公眾面前。“我們一共搜集了180余份珍貴手跡,現在展示出來的有69份,會不定期輪換展出。”工作人員說。

記者在手跡廳看到,這些手跡裡包含著小平同志的大量批示、書信和起草文件稿。如小平同志1975年10月寫給毛主席的書信、1953年關於修筑康藏公路路線問題的復電、1981年4月在《關於進一步開發和建設攀枝花的幾個問題》上的批示等。

現代:陳列館改陳提升科技味兒,大量採用多媒體手段

復原十一屆三中全會會場,讓參觀者見証歷史

從廣安到重慶、從重慶到上海、從上海到香港,跨越印度洋,經蘇伊士運河北上巴黎……走進重新改陳后的鄧小平故居陳列館,一面設計別致的3D電子牆引人注目。“這是對小平同志早期革命活動路線圖的一次重新設計。”陳列館館長彭備軍告訴記者,整牆以灰色調的等高線地圖為底,配合彩色投影呈現小平同志早年的革命活動路線。用彩色吸引觀眾眼球,再用顏色的變換讓觀眾對小平同志的革命活動線路一目了然。

“陳列館的改造主要還是在硬件提檔升級方面。”彭備軍介紹說,館內除了對弱電系統、消防系統、空調系統、能源系統等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外,多媒體的大量應用是這次改陳中最重要的亮點。

此次改陳后,館內共有觸摸屏13塊、液晶電視屏6塊、投影5處,並存入了大量的各種相關影像、影片等資料,比如年代大背景的敘述、人物生平的介紹等等,可供游客們隨意點擊了解。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揭開了黨和國家歷史的新篇章,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在改陳后的陳列館裡,新增了一處復原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場景,主席台桌椅被原樣擺放在館內,其后方則是一面液晶大屏,滾動播放著會議召開時小平同志及其他領導人進入會場、就座和會議進行的畫面,同時音響裡傳出小平同志在會上講話的原音,讓參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這場深遠影響全國、全黨命運的重要會議。

參觀提示

逛“兩館”這些不容錯過

“藝術控”看這裡

在最新對外開放的“兩館”裡,有大量出自國內頂尖藝術家之手的雕塑、油畫、書法等藝術作品,在這裡,文藝青年們將大飽眼福。比如位於緬懷館內的雕塑家李向群的作品《老鄉同庚》,取材於小平同志1980年在攀登峨眉山時的一個真實故事。位於緬懷館二層的油畫長廊,是藝術家們根據小平的人生軌跡創作的,包括《走出廣安》、《上海石庫門》、《百色起義》、《大別山》、《決戰淮海》等。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作品《山高人為峰》,位於陳列館序廳。

“文物控”看這裡

在“兩館”裡,存有大量的小平同志生活、工作實物,還有國內群眾、外國元首贈送給小平同志的禮物,極具觀賞價值和紀念意義。比如小平同志用過的家具、穿過的衣物,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贈送的扑克牌、韓國前總統金大中贈送的書法作品、德國前總理科爾贈送的足球錄像帶、香港小朋友寄來的新年賀卡等。

“歷史控”看這裡

緬懷館二層,專門有一間展示小平同志手跡的展廳,這些手跡大多來自中央檔案館,都是高仿真復印件,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解密”呈現在公眾面前。其中包含著小平同志的大量批示、書信和起草文件稿,如有小平同志1975年10月寫給毛主席的書信、1981年4月在《關於進一步開發和建設攀枝花的幾個問題》上的批示等等。(記者 陳君 文/圖)

(責編:張湘憶、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