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8日08:44 來源:南方日報
荷花,又名蓮花、芙蓉。在中華文化裡,無論是繪畫、宗教和文學,還是美食、服飾和建筑,很多都與荷花有關。如中國最早的詩歌集《詩經》中就有關於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蘇,隰與荷花”﹔“彼澤之陂,有蒲有荷”。
而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是,一部充滿了中華傳統文化精華的《紅樓夢》裡,荷花好似是缺位的。有人說,大觀園裡的“享樂家們”,春伴桃李讀西廂,夏淘玫瑰作胭脂,秋持螃蟹詠菊花,冬踏冰雪訪紅梅﹔寶玉跟著姐妹們頌海棠品桃花,唯獨就是沒有關於荷花的詩賦。
或許,曹雪芹對荷花有獨特的領悟或特殊的情感,對於柳絮梅花,他可以用詩歌“嘉年華”的形式讓眾姐妹們進行層次不一的闡釋。可對於荷花,就如蓮之不可褻玩,即便是他塑造的最有才氣,最具芙蓉氣質的黛玉,也只是有緣引用了一次關於荷花的詩句。
第四十回中寫賈府人游園,寶玉看到湖中的殘荷,就說:“這些破荷葉可恨,怎麼還不叫人來拔去?”……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隻喜歡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們別叫拔去了。”
直到迎春將嫁,搬離大觀園,紫菱洲一帶寥落翛然,曹雪芹才通過寶玉的感慨,牽出一首關於荷花的詩作來“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蓼花菱葉不勝愁,重露繁霜壓纖梗。”
或許是出於《紅樓夢》的悲劇基調,也或許是因為曹雪芹獨特的文學創造思維,小說中對荷花直接描述的筆墨都出現蕭颯的秋季,枯敗凋零。而小說中與荷花有關的人物,如英蓮(香菱)、柳湘蓮和藕官等,也都命運坎坷悲戚。這與蓮花吉祥美好的民間寓意,繽紛多彩的文化存在,有著根本不同。
荷花,除了出塵離染、清潔無瑕的精神象征外,還有很多文化寓意和民間追求。比如因“荷”與“和”同音,關於荷花的畫作大都象征著“和順”與“和睦”﹔而蓮蓬多子,則象征“多子多福”﹔又因荷花根盤,枝、葉、花繁茂,一幅荷花叢生的作品往往就表達了人們對世代綿延、家道昌盛的祝福……
荷花盛開在夏至左右,“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讓人們大飽眼福,而各種關於蓮子與荷葉的美食也讓人們大飽口福。小資清雅的有“百合蓮子羹”、大眾通俗的有“荷花粉蒸肉”,當然還有消熱解毒的“蓮心茶”,各種關於蓮的味道在夏季盛放。但還有一種清新詩意的味道,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品味出來,那就是蘇東坡說的“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貼士】
1.光圈:拍攝荷花特寫或者拍中小景時,可通過大光圈虛化,營造一片朦朧的綠色,使背景的簡潔,呈現層次。
2.背景:荷花本身線條簡潔,無論是花、葉片還是莖,都不枝不蔓,所以在拍攝時根據特點,做到以簡潔為主。
3.時間:拍攝荷花以清晨和上午為好,到了下午花朵就開始收縮,傍晚就會完全收縮了,難以拍攝到理想的荷花。
木 木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