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文旅新方向:以產品 化大眾化拓新市場

2014年06月20日09:08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文旅新方向:以產品 化大眾化拓新市場

  作為嶺南文化的發源地西樵山的特色不僅在於它擁有當今世界最高的觀音坐像,,而且還在於它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資料圖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以三湖書院為樣本,作為嶺南文化的源起之地,西樵的旅游開發比不亦君子乎?”6日在18名學子的朗誦聲中原址,重建的西,樵山三湖其他地方明顯多了厚重的本土文化內涵,成為了西樵文旅產業的核心競書院正式開班。爭力。

  嶺南文化的傳承離“理學名山”西樵山,不開的承載三湖書,院 而今,西樵山正在持續不斷地探索與創新:南海創意手信、旅游紀念則是其中流傳至今最為重要的標志之一。品產業化開發、國藝影視城、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廣東中旅南海旅游產

  業園、古村游、佛化婚禮、靜修營等。一系列新嘗試和新項目,標志著西樵文旅產業,正在走向包括年輕群體在內的更廣泛的受眾,正在借力高鐵時代的到來走向更廣闊的周邊市場。

  以文旅為傳統優勢產業的西樵,將如何在廣東乃至國內旅游資源的競爭與合作中,成為旅游產業創新的先鋒?西樵期望以自身的實踐給出答案。

  ●撰文:盛正挺

  規劃引領,市場唱戲

  接駁軌道大交通,走向周邊大市場的背后,是西樵希冀集聚人氣。對於發展而言,能夠集聚人氣吸引投資的文旅資源才是有效的資源,才能為產業轉型、城市更新注入可持續的人口消費力。

  去年9月,西樵人盼了7年的龍灣大橋正式建成通車﹔4月底,新西樵大橋通車。大橋的開通,使佛山中心城區到西樵山有了一條新路,不僅避開了擁堵,還將原本1小時左右的車程縮短到20分鐘左右,西樵山宣告融入佛山中心城區“半小時生活圈”。

  龍灣大橋和新西樵大橋都與樵高路相接,向西溝通樵山大道,引導交通快速通達西樵山北門,還和正在開發建設的聽音湖片區對接,加上北面的樵金路、西面珠二環入口、南面南九復線連接,西樵山周邊主路網的建成,將會有效加快外界與西樵山周邊景區的溝通和聯系,有利於西樵加快提升聽音湖、國藝影視城和漁耕粵韻文化旅游園等重點項目開發和建設。

  大橋表面看是連接了西樵和禪城,實際上,一頭是古老的珠江文明發源地、5A景區,一頭是現代時尚都市的中心區,大橋讓人們實現了在古老文明與時尚都市之間的自由切換,讓西樵的優質文旅資源更好地對接了市場。

  而即將開通的地鐵和軌道新交通,則有望縮短西樵到廣州南

  站的“時間距離”,為西樵打開更大市場作鋪墊。按照規劃,今年,貴廣、南廣兩條高鐵通車,加上現有的武廣高鐵、廈深高鐵及廣珠線等軌道交通體系,到2022年,廣州南站和佛山西站的旅客發送量將超過1億人次,這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消費群體。

  接駁軌道大交通,走向周邊大市場的背后,是西樵希冀集聚人氣。對於發展而言,能夠集聚人氣的文旅資源才是有效的資源,才能為產業轉型、城市更新注入可持續的人口消費力。

  文旅的“主題引領”作用,更體現在市場力量的參與。西樵在探索文旅新發展的過程中便十分注重社會投資力量的引入,香港國藝娛樂文化集團和廣東中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其中,廣東中旅投資超100億元,計劃分三期,用八至十年開發完成廣東中旅南海旅游產業園項目,園區規劃總面積約8500畝。其中一期規劃總用地約4000畝,2010年8月已開工建設。香港國藝娛樂文化集團則投資25億元,建設國藝影視城和國藝酒店,目前已基本完工。

  ■沙龍

  旅游紀念品開發給文旅西樵帶來什麼?

  嘉賓 梁惠顏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文化旅游促進

  局局長林少青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孫偉 視覺中國華東區總監

  6月6日,南海旅游紀念品專賣店鬆塘店、南海觀音店、四方竹店在西樵正式開張,首批兩百多款融合佛山傳統文化與現代工業設計的旅游手信與廣大市民、游客見面。這些產品設計來源於西樵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與廣州美術學院去年5月合作舉辦的“文翰樵山杯”旅游紀念品創意設計大賽。

  旅游紀念品創意設計大賽的舉辦,以及手信產業化開發的嘗試,給西樵旅游帶來了很多可能:以紀念品等旅游產品產業化開發為切入,吸聚文旅創新、創業、創意市場資源。作為一種現代城市服務經濟的文旅創意經濟,期盼在西樵山崛起。

  以創意設計吸引年輕游客

  當旅游市場步入穩步增長,一個問題隨即而來:如何讓西樵文旅資源走向更加大眾化的消費市場?

  “舉辦創意設計大賽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年輕游客。”梁惠顏說,結合年輕游客需求,不少獲獎作品如U盤、書架、筆筒等都與學習相關﹔也有生活必需品,如印有景區標志的帽子、衣服,還有明信片、卡片盒。將這些獲獎作品進行產業化發展,並開設統一形象的旅游紀念品專賣店和專櫃,是南海西部文旅產業吸引年輕游客,培養新增長點的一次嘗試。

  梁惠顏認為,現在的旅游業已經進入了產業化、大眾化時代。“未來要確立文化為根本、項目為載體、市場為導向、創意為靈魂的發展思路,從現在的粗放式經營向高端發展模式轉變,走出一條旅游業轉型升級新路子。”

  “當前的普遍情況是,旅游產業目前存在缺乏新意,增長點不足,現有的旅游產品和經營模式難以適應市場新的需要。”孫偉認為,以往景點主導產品的思維,已經逐步向創意主導產品的方向發展,“創意在旅游產業中的作用會越來越大。”

  旅游手信該如何“開源經營”

  由於南海手信涉及設計、生產、銷售多個環節,目前單靠西樵山森林公園旅游開發總公司一家運營“並非長遠之計”。一個課題隨即而來:在政府前期引導,森林公司前期投入之后,應如何引入更多投資主體的支持和市場渠道的配合,用“開源經營”的方式把“手信蛋糕”共同做大?

  林少青說,南海西部創意旅游紀念品開發目前還在“摸著石頭過河”,要走向更大的市場,進行深層次的產業鏈開發還缺乏市場經驗、資金的支持和渠道的配合。例如,目前南海通過與廣州美術學院合作設計旅游紀念品,要將其與實際情況結合開發成落地產品,需要經過設計深化、打樣、批量生產、上架銷售等一系列繁瑣的流程,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持續供給。

  因此,他們希望物色到具有旅游紀念品開發經驗、資金雄厚的合作方、投資方,與西樵山森林公司組成新的聯合開發主體,充分利用合作方銷售渠道、人才資源、資金資源,繼續開發生產包含南海東、中、西各片區文化旅游元素的特色旅游紀念品產品,銷售門店覆蓋整個南海區域,形成在國內同類市場具有較強創新性和競爭力並有南海特色的旅游紀念品產業化發展模式。

  同時,旅游紀念品創業設計大賽的舉辦也將走向“常態化”,計劃繼續與廣州美術學院等平台合作,每兩年舉辦一次旅游紀念品創意設計大賽,形成固定品牌不斷發掘、補充產品類型。

(來源:南方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