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0日09:00 來源:南方日報
徐太太瞻仰徐祥齡遺容。
斯人遠去,精神長存。中國十大社工人物、香港外展之父、東莞民工服務之父徐祥齡先生因腦動脈破裂,於2014年6月15日下午4時10分離逝,終年83歲。
19日上午11時30分,徐祥齡追悼會在東莞市殯儀館星河廳舉行。徐祥齡的火化儀式也於追悼會結束后旋即進行,徐祥齡夫人譚翠蓮說,她希望能夠找一個可以夫妻一起合放骨灰的位置,“等我百年之后,我依舊要與徐老在一起”。
社工們承遺志續前行
19日9時許,市殯儀館星河廳門口,挂有徐祥齡照片的一張留言板上,被各種溫馨的留言所佔據。“徐老一路走好!雖然一直未能與你打一場球,但你的奉獻精神一直是我們的楷模。”“願您在天國那邊,仍然以愛照耀社會。”……
在遺體告別廳,徐祥齡的照片被懸挂在正中間,兩側挂了一幅挽聯,上面寫著“閑中檢點平生事,夜裡思量日所為”,這是徐祥齡奉獻和不凡一生的寫照。
從香港趕來的東莞橫瀝鎮隔坑社區服務中心義務督導陳錦祥在悼詞中稱,徐祥齡是他們的前輩,他為人謙虛,敬業樂業,以社會工作為終身職業。徐先生在整個社工事業當中一直走在最前線,長期專注扶持青少年走出成長的困境,培育他們成為社會的人才。
橫瀝隔坑社區服務中心服務總監劉小娟說,能夠參與陳錦祥的社工工程,感受著真正的社會工作精神,她感到十分幸運。她說,徐祥齡雖然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和力量從來都沒有離開。我們將堅守他的遺志,繼續做好社工工作,以慰徐老在天之靈。
徐祥齡夫人譚翠蓮感謝社會各界人士對徐祥齡及橫瀝隔坑社區服務中心的關心。譚翠蓮說,她永遠不會狐獨,因為有政府的支持和許許多多外來工子女的陪伴。她也將承先生遺志,繼續前行。
10時開始,來自社會各界人士列隊瞻仰徐祥齡遺容。
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等社會工作機構,東莞市婦聯、東莞市新莞人管理局等單位,華南農業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高校,以及其它多個行業機構均送來挽聯,表達他們對徐祥齡的敬重與哀思。東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橫瀝鎮鎮長劉國康及社會各界人士、徐祥齡生前的親朋好友共計數百人參加了追悼會。
香港社工外展的拓荒者
當日上午,多位徐祥齡的同行也現身追悼會,看著昔日一起做社工外展,幫助各類少年成長的前輩突然離世,同行們都忍不住流下淚水。
對於徐祥齡早年前在香港從事外展社工的點點滴滴,多位同行及后輩仍記憶猶新。李炎昌說,早年當他進入香港青年協會從事外展社工服務時,徐祥齡已經是同行人中的“明星”和“拓荒者”。
他說,以往的社工都是定點在某個場所,讓有需要的人前來接受幫助。但徐祥齡發現許多失學、失業以及失去家庭管教的青少年,一直游走在犯罪的邊緣,對自己對社會的危害性非常大。為此,徐祥齡主動走出社工中心,與這些社會上的“小飛仔”打成一片,融入他們的生活,取得他們的信任,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李炎昌說,為了讓這些社會邊緣青年早日改邪歸正,徐祥齡利用自己的各種社會關系,為他們謀到了學徒工、文員、加油工等工作。一開始,這些青年自律能力較差,徐祥齡帶著自己的團隊,每天在上班前,就會挨個到達這些青少年的住所,敲門讓他們起床,並將他們帶到上班的地點,讓他們慢慢養成正常上班的習慣。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數被徐祥齡幫助過的邊緣少年都過上正常的生活,在工作中也頗有建樹。但他們沒有忘記徐祥齡的幫助,他們不時會回到香港青年協會,為協會建設出資出力。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李炎昌說,徐祥齡一生幫助過很多人,而這些受幫助的人又會在有能力的時候幫助別人,這種大愛的傳遞,才是徐祥齡最令人景仰的。
悼念
“希望能夠找一個合放骨灰的位置,等我百年之后,我依舊要與徐老在一起。”
——徐祥齡夫人譚翠蓮
徐老先生50多年熱衷社會工作,致力服務困難群眾,以一個平凡人的非凡之舉為社會、為東莞社會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先進事跡感人至深,要在全市突出宣傳他的務實作風、愚公移山精神和對事業執著追求的信念。
——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
徐老,我們永遠懷念您,我們與您的精神同在,我們將繼續您未完的事業。
——橫瀝社工代表
徐老不僅是香港外展社工的拓荒者,也是“東莞社工之父”,他在社工行業中的貢獻會成為我們指路燈,讓我們一代代的社工人,更堅定地沿著他的路走下去,服務社會。
——香港社工同仁代表
這些年來,我的學雜費都是徐爺爺創辦的社區中心資助的。得知徐爺爺去世的那一刻,我感到特別震驚和難過,平常像長輩那樣照顧和幫助我們的人,竟然走得這樣匆忙。
——橫瀝東豪中學初三學生韓東
南方日報記者 方鎮彬
(來源:南方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