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17日16:52 來源:廣西日報
桂林銀行領導和員工集體宣誓踐行企業核心價值觀。
桂林銀行與城市便捷酒店集團合作發行“漓江便捷”聯名卡。
桂林銀行董事長王能(左)接受頒獎。
桂林銀行獲“廣西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稱號。
桂林銀行員工展示才藝,弘揚優秀文化。
桂林銀行員工參與技能大賽。
“下雨了,請您帶上這把傘。”
桂林銀行員工積極參與“美麗廣西·清潔鄉村”行動。
文化助力發展的好案例
“上善若水,厚責如山。”這是桂林銀行追求的企業核心價值觀。
一個現代企業尤其是金融企業,如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以其獨特的企業文化撐起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桂林銀行董事長王能爽快作答:立於好山好水之間,要成就“好銀行”品牌,就應該如水般剛柔並濟、海納百川,就應該如山般踏實穩健、不屈不撓,就應該教會員工以感恩的心去回饋社會、服務客戶,就應該以“志博雲天”的情懷去追求更高遠的目標。
優秀的企業文化勢必凝聚人心,造就一流的經營業績。已走過17年風雨歷程的桂林銀行,近幾年來一路高歌,截至2013末,桂林銀行及其控股村鎮銀行總資產1041億元,存款余額680億元,貸款余額241億元,實現利潤12.9億元,上繳各類稅金5.76億元。桂林銀行總資產、存款在廣西3家城商行中位列第一,納稅在廣西國稅系統列第16位,在桂林列第二位。
今年上半年,面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和轉型發展的艱巨任務,桂林銀行將“防風險、調結構、穩發展”作為工作重心,堅持“中小企業伙伴銀行、市民銀行”的市場定位,以打造“廣西服務領先的銀行、廣西最具創新力的銀行、廣西最具競爭力的銀行”為目標,不斷探索特色化、差異化經營之路,各項業務持續穩健發展,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截至5月末,桂林銀行及其控股村鎮銀行總資產達到1044億元,同比增長53.08%﹔存款余額669億元,同比增長35.98%﹔貸款余額266億元,同比增長25.47%﹔實現利潤6.05億元,同比增長23.22%﹔各項監管指標持續達標。桂林銀行之所以能持續、健康地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以企業文化去引導和鼓舞員工,增強員工的使命感、歸宿感、責任感、榮譽感、成就感,促使全行員工自覺朝著與企業一致的目標和方向邁進,成就卓越。用王能的話說,在“根植八桂,志博雲天”的企業精神引領下,全行上下同心致遠,勇於開拓,善於創新,無愧於桂林這座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名城的哺育。
在繁星璀璨的金融大潮中,桂林銀行以其不俗的業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尊重。該行連續兩年獲得“廣西優秀企業”稱號,2013年躋身“廣西企業100強”第50位﹔獲得“2012年度全國最佳中小銀行——最佳市場影響力獎”﹔被評為“2012年全國服務三農及實體經濟先進單位”﹔在2013年全球權威金融媒體英國《銀行家》發布的“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中列第792位﹔在《亞洲銀行家》發布的“亞洲銀行家500強”(2013-2014年度)競爭力排名中列亞洲區第12位、中國區第4位。2013年12月,桂林銀行被授予第二批“廣西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稱號,成為當年桂林市惟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價值觀汲取山水精華
價值觀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准則,是企業文化理念體系的核心。以“上善若水,厚責如山”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桂林銀行,到底如何詮釋其精神內涵?桂林銀行董事長王能開門見山地說,其實,構建核心價值觀就好比為企業賦予成就卓越的密碼與基因。桂林銀行既然立於好山好水之間,就應該用心汲取山水之精華,彰顯山水名城之光彩,因此,該企業的文化內涵就設定為“好山水,好銀行”。
“好山水”是上天的造化,“好銀行”則需要人為的努力。王能進而解釋:“上善若水”體現桂林銀行人具有水的高尚品質,即誠信(言善信)、專業(事善能)、創新(動善時)﹔“厚責如山”則體現桂林銀行人如山般的擔當、穩健、踏實以及永不言敗的品質。歸納起來就是“五大價值理念”,即誠信觀、專業觀、實干觀、執著觀和創新觀。
誠信作為桂林銀行人追求卓越的出發點和驅動力,是桂林銀行的立身之本,立業之基。誠信,意味著銀行穩健經營、精心管理,意味著在業務操作中嚴格自律、守法守規,意味著對客戶以誠相待、遵守承諾,意味著對員工公正公平,實現所有員工的共同發展。
所謂專業就是要講求專業化、系統化、規范化、標准化,並能夠適時把握政策機遇和市場動向,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及服務。所謂實干就是堅持思想上求實、作風上務實、工作上扎實,說實話、報實情、干實事,求實效,遇到困難不推諉、不退縮,敢於知難而進、承擔責任。
說到執著觀與創新觀,王能頗有感觸地說,執著是桂林銀行成功之關鍵,桂林銀行是17年前,在7家城市信用社基礎上組建起來的,成立之初,存在基礎薄弱、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但是,桂林銀行人面對困難和挫折能快速反應,領導身先士卒,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面對新任務、新課題、新挑戰,努力攻堅克難,不斷夯實發展基礎,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經營模式。
“創新是我們不斷走向卓越的動力,是桂林銀行成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王能強調,桂林銀行的業務和服務創新就是在尋找客戶需求、滿足客戶需求、引領客戶需求的過程中展開,以理念創新為指引,以管理創新為支持,以產品和服務創新為成果。在這個過程中,桂林銀行切合實際,有效整合和利用現有的資源平台及優勢,推出了漓江卡、漓江理財、漓江財富聯盟等“漓江”系列產品,構建了以社區銀行為特色的便民、惠民服務體系,研發出快捷貸、接易貸、微小企業貸款等多元化信貸產品,近期又發行了首期小微企業金融債,不斷打造和形成自身的比較優勢。
王能說,面對未來,桂林銀行將發揚“根植八桂,志博雲天”的企業精神,踐行誠信、專業、實干、執著、創新的理念,不斷超越,構建“立足廣西,面向西南、華南”的金融服務網絡,進一步提升政府、企業、市民、股東的滿意度,向“成為國內一流的精品銀行”願景邁進。
“五精”蘊含文化厚度
在桂林銀行走訪,一本裝幀精美的《M1+B1:理念行為識別系統》引起了筆者的注意。這本書從LOGO釋義講到企業文化核心理念體系,再到企業的願景、使命、核心價值觀、企業精神,以及管理理念、風險理念、服務理念、經營理念、組織理念、學習理念和人才理念,甚至包括各級管理者、員工的行為准則都細致入微。
順著這本書展示的企業文化思路,桂林銀行行長於志才重點闡釋了桂林銀行的願景,即如何“成為國內一流的精品銀行”。於志才說:“‘一流’不能是自我評判,‘精品’更不能是自我標榜。我們致力於做‘精品銀行’,明確提出了‘五精’要求:服務精心、管理精細、產品精致、人員精干、資產精良。”
於志才表示:“桂林銀行存在於社會的根本價值和意義在哪裡?其實,這是個使命問題。桂林銀行的使命就是要成為‘企業的好伙伴,市民的好朋友’。”這充分反映出桂林銀行對事業、對社會的責任。
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對象,秉承“不但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的服務宗旨,和中小企業攜手共進,在企業困難的時候不離不棄,給予支持,必然能得到企業的信賴和支持,成為“企業的好伙伴”﹔不斷完善服務體系,不僅提供優質的專業服務,更通過建設關愛市民衣食住行的服務平台,為市民帶來增值享受,構建銀行與市民的情感紐帶,贏得市民的好口碑,更成為“市民的好朋友”。
“為達到‘五精’目標,我們推出了一系列舉措。”於志才說,為給客戶提供專業化服務,桂林銀行提煉出“漓水春風”服務理念,寓指服務像漓水般清澈真誠、像春風般和煦溫暖。“漓水春風”服務理念來自於桂林銀行對漓江母親河的感恩,來自於對客戶的真誠感恩,目的是建立客戶需求導向下的全面營銷體系,為客戶提供從產品到服務的系統化金融解決方案。
基於這樣的理念,桂林銀行充分發揮其機制靈活、決策鏈條短等特點,開發出許多特色產品,並在審慎合規的前提下,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較好地滿足了中小企業“短、頻、快”的資金需求。同時,為提升特色化服務水平,該行還為特定企業和產業鏈量身定制產品,形成了一整套涵蓋產業產、供、銷各環節,以多種擔保方式為依托,包括貸款、票據、信用証、支付結算等多種業務在內的一攬子金融服務方案,通過“專業化+特色化”的經營模式,形成了以點帶面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格局。近年,針對廣西經濟發展熱點,桂林銀行加大了對沿邊經濟、中國-東盟自貿區、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的信貸支持力度。
桂林銀行努力打造完善的社區銀行服務體系,不斷豐富漓江系列產品,例如,漓江卡持卡人可享受“活期存款便利、定期存款收益”的“如意寶”產品,白金卡和金卡客戶可享受個人櫃面匯款手續費優惠、積分兌換優惠、健康食品配送、使用機場貴賓廳通道等增值服務及貴賓客戶專屬的“隨貸通”(福貸)個人循環額度貸款﹔推進標杆網點建設,增加夜間銀行數量,試點延時、錯時服務,將金融服務和生活服務相結合的社區支行,踐行“您的煩惱,我幫解決”的服務理念﹔開展“聆聽您的聲音”活動,廣泛聽取客戶的意見、建議,作為銀行改進服務的動力和參考,得到客戶的廣泛認同。截至5月末,桂林銀行存款和儲蓄存款在桂林市區佔比分別達到28.47%和25.9%,繼續位列市區第一﹔漓江卡發卡量超過200萬張,在廣西3家城商行中率先突破發卡200萬張。
“管理精細、人員精干和資產精良”對桂林銀行而言,也是可圈可點。該行致力於以精細管理提升內控水平,堅持“風險就是生命線,效率就是競爭力”的風險理念,確保銀行穩健發展﹔密切關注市場變化與發展方向,提高資源配置與市場競爭能力,創造良好業績。桂林銀行還大力實施“人才興行”戰略,加大人才引進和員工培養力度,為員工創造事業發展平台和職業上升通道,打造了一支具有較高職業素養的員工團隊。
以戰略眼光推進文化建設
一個優秀的企業必然有優秀的文化作支撐,而優秀企業文化的形成決非一蹴而就。2010年,桂林銀行在其三年發展戰略規劃中正式確立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並明確提出:要打造“百年老店”,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就桂林銀行企業文化的提煉與宣貫,該行監事長李興華介紹,首先,以董事長王能為首的行領導的重視和作表率,為全行企業文化建設引領了方向,營造了濃厚的氛圍﹔其次,成立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專門機構,確保人力、物力及經費投入,保障企業文化建設順利推進﹔第三,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比武、愛心助學、環保公益、職工文娛等活動,讓企業文化得到貫徹和踐行。
李興華介紹,桂林銀行的企業文化建設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成立之初至2011年,這是企業文化積累和自發形成階段,最顯著的標志是2010年11月,該行以更名為契機,對企業視覺識別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使企業文化“外化於形”。第二階段是2012年至2013年,該行完成了企業文化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精神層的體系建設。第三階段是從今年開始,主要致力於企業文化的踐行。
再好的制度設計終歸要付諸實施,“全員踐行”是對企業文化的最好詮釋。為此,桂林銀行圍繞企業的核心價值,並結合實際工作,每年推出一個活動主題,2013年是“隊伍規范建設年”,2014年則是“制度執行年”。今年,該行還進一步強化了“漓水春風”服務理念,以打造百佳服務網點年活動為契機,將服務與營銷並重,例如:優化網點功能分區,推出6S網點物品規范管理標准﹔加大市場調研力度,明晰市場動向和客戶要求,進行客戶分層分類管理與營銷,以全新的金融服務模式為企業和市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與此同時,該行以“文化展板”、“文化海報”等形式打造“走廊文化”,以開辦“道德講堂”和“法律講堂”促進廉潔文化建設,以創辦《桂銀之光》雜志展示員工風採。
今年3月28日,是桂林銀行17周年行慶的日子。這天,全行員工參加了一個“特別”的活動——踐行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宣誓儀式。誓詞折射企業文化的力量——
我熱愛桂林銀行,忠誠桂林銀行事業,嚴格遵守各項制度,努力踐行“上善若水,厚責如山”的核心價值觀﹔常修從業之德、常懷感恩之心、常思貪欲之害﹔不畏艱難,團結拼搏,不斷超越,為實現“成為國內一流的精品銀行”的願景而努力奮斗!
(駱展勝 羅雁/文 桂林銀行辦公室供圖)
(來源:廣西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