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28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 |
|
出於新聞媒體的敏感和責任,人民日報海外版在3月24日第二版頭條刊發了《經濟上半年將現“前低后穩”態勢》一文,對中國經濟當前走勢做出“前低后穩”的判斷,並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速會扭轉減速趨勢再度企穩,給憂慮中國經濟的讀者送上一顆“定心丸”。
每個月9日是國家統計局公布我國前一個月各項經濟數據的日子,每當這個時候,海內外媒體關注的焦點都會投向中國。GDP、PMI、CPI、PPI等一些在過去看來距離普通百姓甚遠的經濟數據,如今其含義已經廣為人知。越來越多的讀者對宏觀經濟數據的關注表明,中國經濟的好壞已經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到禽肉蛋菜等物價漲跌,大到股市、樓市、黃金等投資理財,都離不開宏觀經濟的運行。因此,向百姓解讀最新經濟數據、答疑解惑,已逐漸成為新聞媒體的責任。
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融入全球經濟的程度日益加深,中國經濟的一舉一動對世界經濟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外媒和外資機構對中國經濟走勢的報道和分析不時見諸報端,其中既不乏唱多的聲音,也充斥著很多對中國經濟唱衰的不實揣測。如何在交織著各種聲音的媒體報道中,發出中國官方媒體最權威的聲音,向海外讀者傳遞中國經濟最正確的解讀?這是海外版一直在探索的課題。
在經歷了去年的艱難歷程之后,中國經濟在2014年伊始又面臨不利開局,各項經濟數據下滑的表現不免讓人產生擔憂,一些外媒也再度出現對中國經濟提出質疑的報道。出於新聞媒體的敏感和責任,人民日報海外版在3月24日第二版頭條刊發了《經濟上半年將現“前低后穩”態勢》一文,對中國經濟當前走勢做出“前低后穩”的判斷,並預計二季度經濟增速會扭轉減速趨勢再度企穩,給憂慮中國經濟的讀者送上一顆“定心丸”。報道刊出后,迅速成為網站轉發的熱點和網民議論焦點。截至當天上午10點,轉發的網站就有83家。
文章通過專家對中國經濟的客觀分析,讓廣大讀者看到經濟下行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以及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各種挑戰。作為官方媒體,我們並不諱言中國經濟當前所面臨的錯綜復雜的內外局勢,但是我們希望通過此文告訴讀者,中國經濟總體運行依然保持平穩,仍然具備穩定增長的基礎和條件。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已經針對當前局面迅速部署了“擴內需、穩增長”的一系列措施,這些舉措將對中國經濟止跌企穩產生重要作用。
事實上,中國經濟當前面臨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和提高質量與效益等多重任務。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增速出現一定下滑既是難免的,也是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關鍵問題是,如何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穩增長之間取得合理的平衡,在保持經濟增長“不失速”的條件下,通過全面改革完成經濟轉型。這是關系到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重要課題。
面對外媒對中國經濟的質疑,我們希望向讀者傳達的是:盡管當前經濟面臨下行風險,但我們不能因此而裹足不前。逐步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各項改革措施,以穩增長、促轉型來倒逼改革,加快推出針對性強、時效性強的改革措施,才是應對當前不利局面開出的最好藥方。(記者 周小苑)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