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小膠囊房”包裹著“大野心”

2014年03月05日06:50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小膠囊房”包裹著“大野心”

  住在“膠囊”裡,能看電視、上網,一晚住宿費隻需幾十塊錢。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產生背景:

  在經濟型酒店價格不“經濟”的背景下,一人一艙的膠囊旅館應運而生,主要針對既想住得舒適也想價格便宜的消費人群。在這裡,能睡覺、能看電視、能上網,一晚住宿費也隻需幾十塊錢。

  前景評估:

  由於膠囊旅館的市場定位介於經濟型酒店和“路邊攤”之間,差異化競爭讓它深受背包族、打工族、小企業出差人員、低收入群體的青睞。

  鄭昕煒現在做的事業,也許會開辟一個新藍海——

  他曾是重慶首家膠囊旅館的老板。在這個旅店,一晚的住宿費不到50元,生意相當火爆。

  但在事業最高峰,他卻“激流勇退”,把店轉讓了。2月28日,鄭昕煒談起了他的“野心”。

  研發出中國版“膠囊”,售價便宜一半以上

  2012年11月1日,鄭昕煒和朋友合伙經營的膠囊旅館開張了。

  在這個新型的旅館裡,16個房間是一個個形如太空艙的巨大“膠囊”,每個艙位高1.2米、寬1.2米、長2.2米,除了睡覺,還能上網、看電視。

  “11月是旅游淡季,我預計起碼3個月后才會有6-7成的入住率。”他坦陳,由於囊中羞澀,當時隻能通過一些分類網站進行營銷。哪知才到11月14日,旅館就爆滿了,這讓他又驚又喜。

  但沒過多久,這個旅館便易主了。

  “其實我想繼續開下去,也想把膠囊旅館這個事業做大。”鄭昕煒猶豫再三,最后把這間人氣頗高的旅館以成本價轉讓給了一位年輕人。然后,他消失了。

  半年的“蟄伏”后,鄭昕煒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和他一起亮相的,還有一批國產“膠囊”。

  “我花了半年時間,來研究膠囊的本地化生產。”在這期間,他找到一家重慶本地企業生產“膠囊”需要的鋼結構,同時又在江浙地區找到一家企業生產“膠囊”的其他部分,“我們自主研發的這種膠囊,除了價格更便宜,還能防水防火。”他說,以前日本的“膠囊”,以上下兩個艙為一組,不含稅費售價約3.6萬元。國產化后,銷售價格降至1.5萬元,“量大的話,1.1萬元一個都可以賣。”

  邊賣艙邊開店,“通吃”產業鏈

  帶著中國版“膠囊”,鄭昕煒重新回到酒店業。

  厚積薄發之后,他的事業以一種驚人的勢態迅速在川渝地區鋪開——

  去年他賣出了近500個艙位,同時在國內開了10間膠囊旅館,包括重慶7間、鄭州1間、成都1間、香港1間,“生意最好的還是重慶解放碑店和觀音橋店,入住率超過80%。”

  今年,他打算把生意推向全國,“一邊要鞏固西南片區的市場,一邊要爭取去一線城市開1-2個直營店、5-10個加盟店,使艙位數量達到2000個。”

  擴張速度如此快,資金哪裡來?鄭昕煒坦言,他再也沒有為錢犯過愁。

  “隻有一開始我開店的資金是自己籌的。”在重慶“一炮而紅”后,不僅有其他行業的投資者源源不斷和鄭昕煒聯系,一些同行也希望成為他的合作伙伴。截至目前,他接到了約1000萬元的投資,其中600萬元已經到位。

  看上去,這份事業風生水起,可鄭昕煒的野心並不僅限於此。

  混搭、超經濟型酒店是下一個目標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13億人次入住經濟型酒店。來自中信証券的一份報告稱,中國經濟型酒店的客房需求量為180萬-216萬間,相比目前41萬間的存量,仍有廣闊的空間。

  吳偉曾在一家知名經濟型酒店集團擔任運營總監。他說,“膠囊旅館”在國外主要是分布在大城市的繁華路段,使其能享受成熟的周邊配套設施,價格卻相對便宜,所以能吸引年輕的客人和背包旅游者。但國內“膠囊旅館”與國外並不完全相同,住宿者中有不少是懷著獵奇的心態。“一定要掌握好定位,一旦不精准,就容易形成錯位,也就是低端消費者消費不起,消費力強的消費者不去消費的尷尬局面。”

  這個看法和鄭昕煒的觀點不謀而合。

  經過近兩年的經營后,鄭昕煒發現膠囊旅館隻能單人入住,來一對情侶或一家人就無法接待。這樣一來,流失了不少潛在的客人。

  “所以,我並不看好單純發展膠囊旅館。”鄭昕說,他已經開始謀劃升級——由膠囊艙位、單人間、雙人間混合的超經濟型酒店,“這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最佳途徑。”他說,這種酒店具備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而且房間均價也會控制在每晚90元以下。目前,酒店的設計方案已經成形,選址范圍包括了深圳、香港、南京,預計今年5月便會開業。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