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04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城鎮化發展的方向之一,是農民就地城鎮化。但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在這一過程中,公共服務跟不上、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會成為農民變市民‘最后一公裡’的障礙。”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東方市市長吉明江對“農民就地城鎮化”問題持續關注,他呼吁加快社會必需的公共服務項目建設,提高“農民就地城鎮化”的速度與質量。
吉明江代表說,東方市一共有43萬人,面積為2000多平方公裡,有128公裡的海岸線。市中心由原有的三鎮一鄉合並而成。可以說,東方市的城鎮化發展,是在城中村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本身就是農民就地城鎮化的過程。
數據顯示,當前人口流動的趨勢呈層級式。務農的農民,要麼就是不願意進城﹔願意進城的農民,一般都是跨越小集鎮,直接進入縣城乃至市府、省府所在城市,呈跳躍式。吉明江代表認為,生活問題是現實問題,“比如,在西部城鎮,產業支撐城鎮化能力薄弱,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存在公共服務設施不齊全、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如果農民的日子過得不舒坦不方便,經濟承載能力再強,城鎮對他而言也是沒有吸引力的。”
吉明江代表在調查中發現,解決農民城鎮化“最后一公裡”的欠缺,需要突破幾個障礙:
一是投入障礙。政府要繼續加大投入。隨著就地城鎮化建設加快,一些出外打工的勞動力回流,可能會導致城市規劃跟不上城鎮化發展的水平。這種情況下,政府需要預先彌補基礎設施、公共交通、垃圾處理、供水、供電、供氣等農村地區原有的“短板”。一般來說,這些“短板”補上了,外出勞動力回流,城鎮人口開始集中,發展進程就會加快。
二是身份障礙。在現行的戶籍管理制度下,農村剩余勞動力雖然進入城鎮生活、居住,但不能納入城鎮戶籍,不能享受與城鎮戶口相應的福利和待遇。農村社保要和居民社保並軌,是進入城鎮化生活的農民很渴望的“福利”。
三是社會管理水平不高的障礙。城鎮化水平提高,需要專業化、精細化、差異化的社會管理。但目前在這方面還有許多不足。
“現在很多城鎮積極建設公路,‘村村通’工程也讓鄉村通上了路。但城鄉結合部的交通還是普遍存在問題。從社區、鄉村到超市、集市可能很遠,而公交覆蓋又很有限,這種生活上的不便利阻礙當地城鎮化水平的發展。其實社會管理水平提高了,公交發展好了,這個問題就能得到解決。”吉明江代表說。(記者 丁 汀)
專家點評
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
推進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必由之路。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大致有兩種基本途徑:一是讓轉移農村勞動力進城成為市民,或讓流動人口在新城鎮定居下來,實現異地城鎮化。二是通過城鎮建設和發展讓本地勞動力和人口過上高質量的城鎮現代文明生活,實現本地城鎮化。
我國除了要讓符合條件的農民工通過異地城鎮化實現市民夢外,還需要通過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建設發展新城區和小城鎮,讓當地居民成為名副其實的市民。我們在全面深化改革相關制度推進異地城鎮化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本地城鎮化的改革與發展。
本地城鎮化形成的動力、原因和結果差異很大。有的是自發形成的,有的是行政力量推動的﹔有的是原有城鎮邊界擴張所帶來的,有的是各地人為造城形成的﹔有的已經納入城鎮體系進行改造,有的合法性尚待確認﹔有的經濟社會秩序井然,有的呈現為臟亂差狀態﹔有的一派生機,有的還是一座空城或者鬼城。無論是何種情形,我們必須正視。按照構建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的總體要求,加強規劃,重在引導,採取有效措施,優先解決具有明顯發展潛力的小城鎮建設面臨的難題,加快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以改革創新提高建設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增強對居民的吸引力,更好地發揮本地城鎮化的積極作用。(記者 馮 華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04日 11 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