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向東走向西走?烏克蘭面臨抉擇

2014年02月22日06:08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向東走向西走?烏克蘭面臨抉擇

  2月19日,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獨立廣場,一名示威者在與警察的沖突中握緊拳頭。新華社/路透

2月21日,人們聚集在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獨立廣場。

  新華社/美聯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一名女子拍攝反政府示威者。 新華社/路透

  烏克蘭首都基輔自本月18日爆發暴力沖突以來局勢不斷惡化,已造成至少75人死亡、數百人受傷。處於俄羅斯和歐盟夾縫間的烏克蘭一直面臨向東還是向西的抉擇,針對烏克蘭國內發生的暴力沖突,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1日表示,中方主張有關方面通過合法途徑和平表達訴求,呼吁沖突方保持最大克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研究室副主任柳豐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此次烏克蘭政治危機的直接原因是去年11月烏政府突然宣布擱置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引發反對派抗議。

  烏總統亞努科維奇2010年執政后一直對加入歐洲一體化進程持積極態度。聯系國協定將准許烏克蘭加入以歐盟為主體、包括挪威等非歐盟國家在內的歐洲經濟區,是烏克蘭邁向歐盟的重要一步。雙方原定去年11月底正式簽署這一協定,但就在簽署日前一周,烏政府突然宣布暫停簽署協定的准備工作,同時表示將加強與俄羅斯等其他獨聯體國家的經貿關系。烏時任總理阿扎羅夫表示,政府依據眼下經濟狀況作出這一決定,不能為這份“歐盟准成員國”協定而放棄與俄羅斯的貿易。

  烏克蘭反政府示威的規模從去年11月的零星抗議發展至今,歷經數次升級。雖然烏執政當局1月31日曾頒布“大赦法”,釋放此前被捕的示威者,並多次提議通過政治對話解決當前危機,但這也給示威者中的激進勢力創造了可乘之機,這些激進分子在目前不斷升級的局勢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過烏克蘭政府一直對外釋放談判信號,專家分析,各方達成政治和解、順利化解當前危機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據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

  動態

  烏克蘭總統與反對派簽署解決危機協議

  據新華社基輔2月21日電 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和反對派代表21日在基輔簽署了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協議。

  總統辦公廳發表聲明說,雙方將在10天內聯合組閣並成立民族團結政府;協議規定立刻進行憲法改革,並於今年9月結束,以平衡總統、政府和議會的權力;總統選舉將在新憲法通過后立即進行,不得晚於2014年12月。

  根據聲明,當局將不實施緊急狀態,當局和反對派放棄採取暴力行為。非法武器在協議生效后24小時內上交內務部機關,期限過后非法攜帶武器將依法處理。對所發生暴力事件的調查將在當局、反對派和歐洲理事會的共同監督下進行。

  烏克蘭議會投票贊成恢復2004年憲法

  烏克蘭議會21日投票贊成恢復2004年憲法。這意味著議會和政府的權力將擴大,總統權力將被削弱。

  根據2004年憲法,議員獲得組建政府的權力,議員的任期從4年延長至5年;總理由議員從總統提名候選人中選舉產生。據新華社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