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2月20日02:02 來源:解放日報
本報記者 徐瑞哲
日前舉行的2014上海高校黨政負責干部會議透露,為鼓勵高校科研人員到企業兼職兼薪或自主創業,各高校可保留3%編制專門用於支持教師“校企流動”。這項靈活而柔性的人才新機制,成為各高校知識服務平台的“標配”之一。
服務社會是大學四大功能之一,教授們也從實驗室到生產線“接地氣”,積累工程教育經驗。初看馬子彥的名片,不知他是“老師”還是“老板”。他作為副院長去鄭州地鐵挂職副總,因此既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城市軌道交通學院副院長,又是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教師編制在校,科研考核也在校。每次回校,他都把軌交技術需求帶回來,向科研團隊“發包”,師生組隊攻關,他們研發的“城市軌交信號維護支持系統”項目獲得了當地科技進步獎。無獨有偶,他的同事何靜目前也是昆明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由於昆明地鐵採用“第三軌供電”,無架空電纜,為滬上首條地面軌道供電的軌交16號線提供了實踐經驗。
馬子彥、何靜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工程大 “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檢測與評估服務中心”研究員。作為目前全市34個高校知識服務平台之一,這個中心通過公開競標方式,承擔起“16號線試運營基本條件認定”項目,開啟由高校作為獨立第三方、主持軌交新線試運營評估的先河。
副市長翁鐵慧出席會議並講話。
(來源:解放日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