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北梁情:千面錦旗訴說干群“血肉聯系”

2014年01月28日09:50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北梁情:千面錦旗訴說干群“血肉聯系”

  盡管時至“數九”季節,但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北梁新區居民一張張樂開了花的笑臉。人們享受著“暖冬”的愜意,感念著黨員干部的好作風,助他們告別了蝸居歲月的片片深情。

  全國最大的城市棚戶區——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北梁棚戶區改造工程啟動一年來,進駐現場服務群眾的2000多名黨員干部“不讓任何一件事掉在地上,件件難事有人擔”,有力推進3萬多居民先期實現了“宜居夢”。不僅沒有出現一起群訪事件、未發生一起治安案件,反而群眾給征遷干部送來上千面錦旗,表達他們淳朴的感激之情。

  “多年沒見這麼好的干部了”

  “不用再燒炭爐子,不用再愁上廁所,住在這暖呼呼的樓房裡,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頤養天年。”1月23日(臘月二十三)上午,正在北梁新區井坪苑小區樓下剁羊骨頭的王貴貴老人樂呵呵地說:“今天是我們第一次在樓房裡過小年,全家人要好好慶祝慶祝。”

  今年73歲的王貴貴告訴記者,在棚戶區時,他家每年冬天取暖火爐得燒4噸煤,“屋裡沒辦法收拾干淨”,最頭疼的是每天清晨得到百米外幾百人共用的旱廁去倒尿桶﹔平時洗衣做飯的臟水,也得走出不足1米寬的長巷,倒往數百米外的河溝裡,“沒想到短短一年時間,政府幫我們實現了幾十年的夢想。”

  這幾天,已告別“煙熏火燎”日子的北梁群眾,在一座座嶄新的安置樓裡,笑逐顏開地打扮新居——擺盆花、貼年畫、擦玻璃、挂窗帘,喜迎新春佳節的到來。

  在北梁棚戶區動遷辦第十片區一個辦公室裡,記者看到牆上挂著居民梁明亮所送“公平公正,溫暖人心”的錦旗。原來,他家10多年前辦理的房屋產權証遺漏了一個小耳房,“包戶”搞拆遷工作的干部請來市測繪院工程師實地查勘后,為他增補了19.45平方米住房面積。

  “真心服務百姓的干部,我們當然要豎大拇指。”梁明亮說,干部們把舊房面積測量、政策解釋、房屋產權登記、拆遷補償金發放,及購房手續“全包了”。他指著新房裡的自行車等物件說:“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也是他們幫我搬過來的。”他坦言,自己起初對這次棚改沒抱多大希望,曾幾次給干部吃閉門羹,但干部們總是耐心地給他講解政策,幫他算細賬、制定選房方案,“我64歲的人了,這些年輕人都叫我‘老梁哥’,直到現在,片區組長邢莉還經常帶干部們過來問寒問暖,說句心裡話,多年沒見這麼好的干部了。”

  借北梁棚改契機,包頭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全市各旗縣區和機關單位抽調了2167名黨員干部入駐現場服務群眾、開展動員搬遷安置工作。並劃片建立123個黨支部和居民小組,每個片區由一名縣處級干部負總責,每個小組由一名科級干部擔任小組長,每名干部對應幾戶到十幾戶居民。同時,組織群眾推選了大家信賴的居民代表809名,全程監督、參與搬遷安置工作。

  不久前,圓了“樓房夢”的許多群眾,紛紛以錦旗表達自己對干部淳朴的感激之情。一時間,當地裝潢店錦旗價格由30元漲到180元,現場指揮部獲悉后,聲明不再接收大家的錦旗,但送來的錦旗已有上千面,把征拆辦証大廳和各拆遷辦公室的牆面,裝點得紅彤彤、亮閃閃。

  ■下轉第三版

(來源:內蒙古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