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深化改革道路
地點:全國第一家中外合營企業中山溫泉
時間:早上9時許
沿著小平同志的腳印繼續前行,登山的隊伍很快回到羅三妹山腳下。上午9時許,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暨紀念鄧小平“不走回頭路”發表30周年座談會開始。
座談會以“改革不停頓 開放不止步”為主題,既有歷史見証者對小平同志生平的溫馨回憶,又有理論專家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分析與前景展望。在現場嚴謹而熱烈的高端對話中,與會領導和專家認為,從“不走回頭路”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時間跨越了30年,但改革的精神一脈相承,隻有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陽關大道。
中共中山市委副書記鄧小兵代表中山市委、市政府,介紹了中山30年來的發展成就,並表示,在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精神的指引下,中山將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全過程,力爭在更高層面、更高水平推進“五位一體”建設,力爭在新一輪改革開放中走在前列。
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和標本
地點: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中山三鄉
時間:早上10時25分
距離鄧小平的名言發表已有30年,當初的嶺南小鎮,如今群山環繞花園建筑,已發展為中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
三鄉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賀暉在座談會上發言稱,改革開放35年來,三鄉經歷了招商引資、扶持壯大民營企業、工業化城市化互動發展、三產崛起、內外資本和市場並進、品牌和上市推動等發展歷程。如今,已從一個農業小鎮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和三產齊頭並進、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群眾生活日益富足的現代化城鎮,可以說是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個縮影和標本。
一方面是城市發展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是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改革開放為三鄉的發展注入了動力、激發了活力、提供了膽識、激活了資源、積累了成果,是貫穿三鄉發展過去和未來的導向標和主動脈。
當前該鎮科技研發中心10個、已有專利申請量超過3000項,三鄉已創建成為中國古典家具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鄉鎮,工業與三產“兩輪驅動”、產業化和城市化相互促進的發展模式初步形成。
■聲音
鄧小平胞妹、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鄧先群: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鄧小平曾說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要發展我們的經濟,所以才會大力提倡改革開放。他平常喜歡散步,很多問題都是在散步時思考出來的,當時他在三鄉登羅三妹山時,正是改革開放遇到很多問題、備受爭議的時候,他為什麼會說這樣一句話?這句話的含義就是,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難,就像下山所遇到的困難一樣,我們不能走回頭路,要繼續走下去。隻有走下去,我們的改革開放才能勝利,才能夠建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僑聯主席李君如:既是生活術語,又是“政治術語”
小平同志的“不走回頭路”既是生活術語,又是政治術語。生活術語就是說,登山,我不走回頭路。政治術語就意味深長地表達了,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要有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堅定不移地按照我們選擇的道路,也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改革應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今天的改革與以前不同,改革進入一個新階段,利益主體多元化。尤其是突出的利益固化,包括部門、行業、地方利益,某些比較突出的特權現象,也包括某些比較嚴重機制體制腐敗問題。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應以更大的決心,沖破各種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中山在解放增強社會活力上,做了很多符合社會發展的探索,比如全民修身行動,就是“接地氣”的探索。
鄧小平南下廣東唯一全程跟隨攝影記者、南方日報記者梁伯權:聲音不算很大,但震撼了所有人
這麼有意義的研討會,但是我因身體原因不能前來深表歉意。在此,我以書面形式向大家匯報三十年前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感想。小平同志登上了山頂,引路的同志建議他循原路返回,說繼續向前不好走,坡陡路窄,小平意味深長地說:“我不走回頭路。”我不斷地按下手中的快門,記錄這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小平當時說這話的聲音不算很大,但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因為大家心裡知道這一語雙關的話,意味著改革開放的春天來了,那是何等的分量啊!
撰文:覃素玲 伍學標 黃振輝 攝影:王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