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看《明太祖朱元璋》品雙刃劍皇帝的傳奇人生

2014年01月20日06:58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看《明太祖朱元璋》品雙刃劍皇帝的傳奇人生

《明太祖朱元璋》

  商傳 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3年3月版

  開欄的話

  近年來,中央多次向黨員干部推薦閱讀書目,並要求“真正把讀書學習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積極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建設。”在這股春風吹拂下,不少黨員干部、國家機關公務員走進閱讀殿堂,享受頭腦風暴之美。

  始於2009年的這項讀書活動,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發起,截至目前,已向100個部委的司處級干部推薦了110多種圖書,不少黨員干部從中受益,既豐富了相關知識,又提高了履職能力,提升了為官修養。

  在2013年的推薦書目中,既有時下熱門的歷史圖書《明太祖朱元璋》,也有經濟科技類圖書《軟實力》、《3D打印》等。即日起,我們將遴選部分圖書,重點介紹,以饗讀者。

  縱觀時下書市,關於朱元璋的傳記很多。而由浙江文藝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明太祖朱元璋》,因被圈定為中央領導干部的必讀書目,備受矚目。

  “這本書是明史專家商傳的力作。”該書營銷負責人胡佳瑩透露,2013年,央視百家講壇欄目邀請商傳主講“明太祖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的傳奇一生。“商傳精通明史,深入淺出,娓娓道來,把朱元璋的林林總總都表現得淋漓盡致。不久,同名圖書應運而生。”

  翻開《明太祖朱元璋》,記者發現,商傳歸納的朱元璋成功法寶擺脫了以往陳舊迂腐的學術腔,顯得既有趣又有益,無論是對今天的官場中人,還是職場人士,都有很現實的參照意義。

  屌絲逆襲的成功樣板

  出身最微賤的創業主

  朱元璋是一個傳奇,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傳奇。

  有人說,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要立身社會、尋求機遇,本身的智力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出身背景、人脈資源,以至於有了“拼爹”一說。

  然而,照此標准來看朱元璋,他沒有任何可以憑依的社會資源,原是個誰都可以欺凌踐踏的底層小人物,完全靠自己的能力開建了一個帝國。放眼歷史,這絕對不多見——中國歷史上僅有兩個布衣躥升到皇帝的人物,除了劉邦,便是朱元璋。

  其實,朱元璋比劉邦更底層、更屌絲。就是這麼一個低到塵埃裡去的小人物,居然能絕地反擊,從放牛娃(17歲前)、要飯和尚(17歲——21歲)到參加義軍成為普通步兵(25歲),經兩三個月后便火箭式晉升,很快在軍隊裡出人頭地,繼而一步步打下了自己的天下,營建起此后綿延276年的“他的國”,41歲稱帝,成為一個泱泱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連文治武功蓋世超群的康熙大帝都無比崇仰這位前輩,稱譽他“英武偉烈”、“治隆唐宋”。

  “在中國歷代創業主中,隻有朱元璋的出身最為微賤。”“朱元璋在中國政治史、經濟史和社會史上留下來的痕跡,也同樣帶有戲劇性,其影響至今未衰。”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如此評價。

  商傳認為,按照今天的觀點,朱元璋堪稱是屌絲逆襲的成功樣板。

  打擊貪官嚴酷無情

  收贓一百貫即被凌遲處死

  “明朝初年跟后來相比,官員貪污還不算嚴重。”商傳認為,當時有名的官員都是“循吏”,就是循規蹈矩、真正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朝廷政策的官員。明朝中葉以后,雖然出現了不少清官,從兩袖清風的於謙,到人稱“南包公”的海瑞,都是著名的清官,但是這時候的明朝比起明初來,貪污腐敗的情況要嚴重得多。正因為如此,清官才顯得那麼突出。

  商傳認為,明初的相對清廉從很大程度上來講應歸功於朱元璋。“一來他很珍惜自己一手打下來的天下,就像老農愛惜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樣,最痛恨國之蠹虫;二來朱元璋出身於最底層,對於官員們的貪污深惡痛絕,所以對那些貪官污吏下得去狠手。”朱元璋的時代可以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對貪官打擊最嚴厲的時代之一。

  看看書中朱元璋親自處理的那些貪官案件,足以說明他打擊貪官的嚴厲程度。比如,萊陽縣丞收贓一百貫鈔(約10萬元人民幣),凌遲處死;建昌縣知縣接受四百貫鈔,凌遲處死;鬆江知府奉命去抄犯人家,私下佔有犯人家財,事發后凌遲處死等。

  最轟動的一樁要算1385年,有人舉報有官員貪污不法。朱元璋得知后派人去調查,結果,拔起蘿卜帶出泥,居然牽連出不少政府官員,貪污金額高達二千四百余萬石,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的稅收。朱元璋肅貪決心篤定——此案所涉者,一個都跑不掉。於是,有人私下議論,說朝廷的打擊范圍太大;有人甚至前來求情。朱元璋很生氣,專門寫文駁斥,說,你們應在貪官們搜刮民財的時候,出面阻止,或舉報,這才能體現你們對老百姓的同情愛護。當時視而不見,等到事發后又說三道四,你們跟貪官有什麼區別!

  后來那些涉案貪官全被殺了。不久,朱元璋又頒布條令,鼓勵老百姓上訪,舉報貪官,而且不許官員阻攔上訪民眾。

  以猛治國

  官不好當,每天上朝要察言觀色

  在書中,作者還花費了大量筆墨描述朱元璋的官僚機構設置。

  朱元璋讓所有的官僚機構都盤根錯節,互相牽制,最終達到整體平衡。比如執法這件大事,就有三個部門負責: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統稱為“三法司”。

  不過朱元璋做事並不完全遵循法律約束,他有那麼一點“和尚打傘,無法(發)無天”的勁頭。他不僅把“三法司”用到極致,而且還有許多超出“三法司”之外的法外之法。

  后世史家評論朱元璋的時候都說,他是要以猛治國,這也符合中國歷史上“亂世之后用重典”的傳統。他每天上朝問政,滿朝文武官員都要小心翼翼,察言觀色,看看他今天生氣不生氣。朱元璋生氣不生氣很容易看出來,因為他有一個習慣,平日裡,他總是把腰帶放在胸前,可是每當他生氣的時候,他就把腰帶按下去,滿朝文武官員一看,壞了,不知道今天誰要倒霉了。

  朱元璋還有一招,他讓御史、給事中這些言官在要對重要官員彈劾的時候穿紅色的朝服。明朝官員上朝時候穿的衣服,都有規定,什麼級別官員穿什麼樣的朝服,不同職務的官員也穿不同朝服。平時裡御史、給事中都穿正常的朝服,如果今天看見哪個御史或者給事中穿著紅袍來上朝了,那也壞了,今天一定有誰要被彈劾了,也就是說不知道今天誰要倒霉了。

  朱元璋的這些招數有不少是運用到打擊貪污腐敗上的,起到了很好的敲山震虎之作用,所以,朱元璋時代,官可不是那麼好當的。早晨上朝去了,官員們自己提心吊膽,家裡人也跟著提心吊膽,不知道晚上能不能回到家裡。晚上回來了,一家都慶幸,又平平安安過了一天。這些細節在明朝人的筆記裡都有記載,商傳表示,經過自己考証,基本上還是符合當時情況的。

  如何看待這個復雜人物

  他是一個雙刃劍皇帝

  到底該如何看待朱元璋?

  他殺功臣,但是他也懲辦貪官;他實行文化專制打擊讀書人,可是他也關心民間疾苦,實行休養生息的政策;他主張選用人才要看實際工作能力,可是他也確立了明朝科舉考試的一套制度;他養兵百萬造成財政包袱,可是他同時創立了一套屯田法減輕老百姓的負擔;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嚴酷皇帝,可是他又往往更像一位鄉間老人,默默地品嘗著人間的喜怒哀樂。在商傳看來,朱元璋治國,確實做了很多好事,但也辦了一些壞事,他是一個雙刃劍皇帝。

  “朱元璋及其時代特征,在商傳的解讀下,多了一份現實意義。”胡佳瑩表示,書中對朱元璋廉政手段的分析,從監察制度的設置到鼓勵民眾告官等,都彰顯出朱元璋廉政治國的良苦用心,正是由於作者對朱元璋反貪故事的深入挖掘,才讓這本書更接地氣。當然,朱元璋反貪發展到極致,促使了明朝中期東廠西廠的出現,進而傷及無辜,卻讓事態走向了反面。

  在商傳的筆下,朱元璋內心是個為民著想的皇帝。雖然,功過是非風雲散,“可是有一點,我想大家都會同意:朱元璋是一位成功的歷史人物。”商傳篤定地說。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