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小苑
2013年12月02日08:5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11月30日,經過市場漫長的等待, 新一輪新股發行改革的“靴子”終於落地。証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並預計到2014年1月,約有50家企業能完成程序並陸續上市。這意味著自2012年11月以來,停滯1年多的IPO(公司首次上市發行股票)即將重啟。專家表示《意見》包含設定限制炒新、注冊制過渡期、回購股票、加強信批、加大處罰力度、要求交易所完善新股交易機制等亮點,相比以前更加注重對投資者的保護,從長遠來看是一個利好措施。
由審批轉向注冊制
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被視為此次《意見》中的最大的“亮點”。根據《意見》,監管部門對新股發行的審核重在合規性審查,企業價值和風險由投資者和市場自主判斷。經審核后,新股何時發、怎麼發,將由市場自我約束、自主決定,發行價格將更加真實地反映供求關系。
証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強調,注冊制不是簡單的登記生效制,不能將注冊制理解為不管了,就是登記備案,自動生效,也不是說股票發行不要審了,更不是垃圾股可以隨便發了,而是審核方式要改革。
與此同時,《意見》以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為宗旨,著力保護中小投資者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求償權。調整新股配售機制,更加尊重中小投資者申購意願。約束發行人定高價,抑制投資者報高價,遏制股票上市后“炒新”行為。在處罰制度上,《意見》明確了發行人和保薦機構等証券服務機構及人員在發行過程中的獨立主體責任,加大了處罰力度,也更加有利於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鄧舸表示,新股發行體制改革並不意味著監管放鬆,而是在完善事前審核的同時,更加突出事中加強監管、事后嚴格執法。對發行人、大股東、中介機構等,一旦發現違法違規線索,及時採取中止審核、立案稽查、移交司法機關等措施,強化責任追究,加大處罰力度,切實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
利空出盡或有奇效
鄧舸表示,《意見》公布后需要1個月左右時間進行相關准備工作才會有公司完成相關程序,預計到2014年1月底約有50家企業能夠完成程序並陸續上市。
IPO重啟消息落地,消除了一直以來股市的“懸劍”。專家認為,未來將加大抑制炒新力度,控制發行價格過高。在發行速度上,將會視市場強度和資金情況控制發行節奏,對市場的資金面影響也不會太大。
事實上,市場對於IPO重啟一直抱有恐懼心理。在IPO暫停的1年多裡,排隊申請發行的企業累計已達到760多家。投資者擔心,一旦新股發行開閘,大量新股涌入會對市場造成巨大沖擊。
“短期而言,前50家擬上市公司經過証監會多次財務核查,質地優良,存量資金將從二級市場向一級市場流入,加劇市場恐慌情緒,創業板下行壓力增大。”民生証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表示,但長期來看,証監會放鬆審批,向注冊制的過渡明確,若經濟增長穩定,流動性配合,則優先股加上市值配售有利於穩步提高股指中樞。
“遲早要來的事終於來了。”在農業銀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看來,很多人在等IPO重啟這隻靴子落地,靴子落地是好事,可能會收到利空出盡的奇效。他認為,短期看對創業板不利,但IPO重啟會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場,對大盤股或有“短空長多”的影響。
市場反應重在信心
此次IPO重啟之所以如此牽動市場的神經,根源還在於投資者對股市缺乏信心。申銀萬國証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桂浩明認為,歷史上的每次新股暫停盡管有著各自的原因,但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即股市低迷。客觀上,在不少投資者看來,由於新股大量發行,導致一、二級市場失衡,市場資金緊張,從而引發下跌。
從歷史上看,目前A股市場已經歷8次新股發行暫停、7次恢復發行。前7次恢復發行后的首個交易日,上証綜指5次下跌、2次上漲。從實際情況看,恢復新股發行並不決定股市中長期走勢,股市運行主要由當時經濟基本面和宏觀政策所決定。
對於市場可能出現的反應,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目前排隊上市的公司以中小板和創業板為主,主板公司很少,因此對二級市場資金分流作用不大,主要是心理層面的影響。由於IPO暫停已經1年有余,開閘后可能會吸引大量資金打新股。如果新股實行批量發行,可能會抑制首日爆炒。但是,新股發行將由審批制逐漸轉向注冊制,可能會增加股票供給,降低發行價,增加退市數量,對A股影響深遠。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