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面深化改革是理論創新的聚焦點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研究闡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日前,市委宣傳部、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市社科聯聯合舉辦了“首都理論界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座談會”,來自首都高校、社科單位的十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意義等進行了深入研討。本版為發言摘登。
凝聚推進改革的共識
郭建寧
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剛剛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了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路線圖,中國將掀起新一輪的改革熱潮。
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35年的歷史事實雄辯地証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也沒有中國的明天。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改革開放。
中國改革明顯的特征是漸進式改革,表現為先農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內地,先外圍后核心,先試驗后推廣,先易后難。漸進式改革的好處是可以減少阻力,容易起步與成功,避免巨大動蕩與風險,逐步積累經驗。但是也面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剩下的都是硬骨頭。
當前,對改革的爭論在增加,改革的代價、成本、難度在增大,改革進入了深水區,積累的社會矛盾凸顯。三中全會就是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
奮力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就要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比如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涉及面十分廣泛,是一個系統和整體。比如“三個解放”,即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內容也很豐富,是一個系統和整體,需要相互促進,全面推進。
(作者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