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化農村改革著力點在哪兒(組圖)
靈璧現代農業博覽園菜園展館栽植的生態綠色蔬菜。 武正潤 攝
徽州區富溪鄉光明村著力做亮 “一村一品”,並以茶文化和徽文化為載體發展鄉村旅游。 本報通訊員 方志君 攝
中國的改革始於農村,農村的改革始於安徽。
35年前,安徽肥西包產到戶、鳳陽縣大包干拉開了農村改革的大幕。乘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東風,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農村稅費改革、農村綜合改革、農村金融改革等接踵而至,給農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吹響了改革的號角,強調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城鄉二元結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大的結構問題,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而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和新型城鎮化也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
在危機中抓住機遇,在危機中加快改革,依靠改革戰勝危機,依靠改革更上一層樓。作為農業大省,安徽,該如何行動? 改革站上新起點,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帷幕剛剛落下,安徽就宣布將在20個區縣農村進行土地流轉試點改革,允許集體建設用地通過出讓、租賃、作價出資、轉讓、出租等方式依法進行流轉。赫赫有名的鳳陽縣也在試點之列。
一場對未來影響巨大的變革即將發生。時隔35年,安徽鳳陽重獲矚目,是歷史的巧合?
“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一大亮點。改革首先要調動人的積極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耕地已減少了近3億畝,都是以便宜價格從農民手裡拿來,用於修路蓋房。無疑,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將使得農民在土地層面的財產權利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從而使農民享受到土地增值收益權利。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這是“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的其中一項。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為我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入市場和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的構建提供了機會並指明了方向。有四層含義,一是完善農村土地產權體系。二是健全我國土地稅法。三是統一城鄉利用規劃和地價體系。四是打破地方政府壟斷土地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