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持“六個緊緊圍繞” 全面深化改革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當前至2020年我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作出了部署,是指導我們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決定》提出的“六個緊緊圍繞”和強調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實際上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思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確定這樣的總體思路和路線圖,一方面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內容,突出體現了改革的全面性﹔另一方面明確了改革的重點和主軸,使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優先順序、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一目了然,有利於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相促進。
一、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決定》指出,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宏觀調控體系、開放型經濟體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這就告訴我們,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必須圍繞如何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來推進。這是《決定》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
我們黨對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認識是不斷深化的。黨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這次《決定》將我們過去20多年所界定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強調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配置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市場競爭實現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無疑是一次理論上的重大突破,必將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與此同時,《決定》也對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作出了明確界定,即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彌補市場失靈。
《決定》在強調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必須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還強調了與之配套的一些重要方面的改革:一是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出的主要舉措包括: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二是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提出必須加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提出的主要舉措包括: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三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提出的主要舉措包括: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四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提出必須完善立法、明確事權、改革稅制、穩定稅負、透明預算、提高效率,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提出的主要舉措包括: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五是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提出必須健全體制機制,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提出的主要舉措包括: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六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出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提出的主要舉措包括:放寬投資准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