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第五屆全國評酒會

2013年11月19日04:57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第五屆全國評酒會

詩仙太白96歲第三代傳承人羅紹文(右一)贈送沈怡方(左一)7年前來廠參觀照片

  詩仙太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總經理陳紅兵(右一)陪同沈怡方(左一)溫故詩仙太白

白酒專家品評酒品

專家對封壇定制酒進行現場封壇

已公証封壇洞藏定制酒

白酒泰斗沈怡方

  11月11日,詩仙太白“盛世封壇酒,天成洞藏香——盛世唐朝·國優1988封壇洞藏定制酒專家品評會”在素有“萬川畢匯”的江城萬州舉行。據了解,這是重慶詩仙太白酒業(集團)有限公司為紀念詩仙太白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優質酒的傾力之作。白酒泰斗沈怡方在品嘗該酒后表示:“這是一款具有國家水平的特優質白酒,仍有著1988年那時的味道。”

  作為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專家組組長,沈怡方在品評會上有感而發,首次對外揭秘了25年前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的評選過程,並對當年詩仙太白酒的參評經歷進行了回顧,認為“四個不簡單”成就了詩仙太白的國優殊榮。如今,沈怡方對作為渝酒代表的詩仙太白的發展寄予了厚望。

  1.2分決定國優與否

  1989年1月10日—19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持的1988年度國家優質白酒評選工作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白酒泰斗沈怡方擔任專家組組長。

  據沈怡方回憶,在此屆評酒會之前,國家輕工部於1988年9月組織商業部、國家技術監督局、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等單位,在遼寧省朝陽市召開了“酒類國家標准審定會”,通過了“濃香型白酒”等6個國家標准。這6個國家標准成為第五屆評酒會的評選依據。

  第五屆全國評酒會是國家層面組織的最后一屆評酒會,在白酒行業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是對於濃香型白酒,規定了己酸乙酯的上限,結束了多年來評比時“以香取勝”的局面;二是改進了評酒方法,使得評選過程更加科學、公正。

  對於具體的評選方法,沈怡方表示:“對上屆國家名、優白酒,採用了復查的方法,對本產品的降度酒及低度酒經縱向和橫向對比,質量優良者予以確認為系列酒,質量不理想的則進一步參與同類型新參評酒樣的品評。對新參賽的酒樣,視數量多少,需經初賽、復賽、半決賽、決賽等賽程。參賽酒樣按照集體研究制定的編組原則進行編組。評委也分為四組,每一輪次的品評都設置了明碼的標准酒作為評選打分的參數。在統計評分時每個酒樣都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

  相關數據顯示,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共收到各省、市、自治區推薦的雙優(省優、部優)酒樣362種,按香型分,濃香型198個、醬香型43個、清香型41個、米香型16個、其它香型64個。其中,第四屆13種名酒、27種優質酒經過兩個評酒組40余名評委的品評復查,全都合格。武陵、寶豐酒因質量提高晉升為金質獎。155個新參賽的酒樣,經56輪次的編組,最后決出金質獎2枚、銀質獎28枚。“綜合來看,第五屆評酒會共決出金質獎17枚、銀質獎53枚。”沈怡方說。

  對於評酒會的一些特點,沈怡方進行了首次揭秘。

  一是濃香型酒佔據絕大部分,其中尤以四川省居多;二是評酒按照香型分,在12個白酒香型中,其他香型參評酒樣較少,因此基本一輪就能確定能否達到國優水平。比如說藥香型白酒,基本上在雲南和貴州才有這一香型。沈怡方強調,濃香型白酒競爭最為激烈。

  “濃香型白酒的評選就像乒乓球賽一樣,要進行淘汰賽。5個酒樣為一輪,在其中選出前兩名進入復賽,后3名淘汰。復賽還是5個酒樣,再淘汰3個,保持前兩名。然后進入半決賽,半決賽后的前兩名才進入決賽。”沈怡方表示,當時進入決賽以后的酒樣品質都非常好,很難區別。最后就定了12個酒樣全部進入決賽,而不是像其他香型那樣決賽中僅有五六個酒樣。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濃香型白酒決賽中的12個酒樣最終評分相當接近。“第一名與第十二名的分差僅有1.2分。就是這小小的1.2分,決定了產品是國家名酒還是優質酒。所以濃香型白酒能得到這樣一個殊榮,相當之困難。”沈怡方介紹。

  其中,首次參評的詩仙太白酒一舉奪得“國家優質獎”,成為評酒會上的一個焦點。

  “四個不簡單”成就詩仙太白國優殊榮

  對於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的種種細節,精神矍鑠的沈怡方記憶猶新:“詩仙太白酒對我來說並不生疏,雖然我到廠裡次數不多,但是我對這個酒很有印象,因為它在濃香型白酒中質量非常出眾。”

  對於詩仙太白酒的參評獲獎過程,沈怡方用“四個不簡單”來形容。

  一是詩仙太白從名優酒薈萃的川酒中被遴選出來參加全國評酒會,不簡單。

  “當時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詩仙太白酒廠尚屬於四川省。”沈怡方表示,彼時四川省已經擁有“五朵金花”,實力非常雄厚。此外,由於四川省是濃香型白酒的主產區,企業較多,能夠在四川省佔據報送酒樣的資格,已經非常困難,更令人欣慰的是第一次參加國家評酒會。

  二是在近200個濃香型產品中成為優質酒,不簡單。

  在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濃香型白酒近200個,屬於白酒香型中競爭最為激烈的一組。“其實很多白酒的品質都非常高,差距非常小。詩仙太白能夠躋身決賽12個酒樣,獲評國家優質酒更是難上加難。”沈怡方說。

  三是詩仙太白第一次參加全國評酒會,第一次與有四屆評酒經驗的名優酒同台競技,最后躋身名優酒行列,不簡單。

  沈怡方對詩仙太白酒在評酒會上的表現相當驚訝,因為這是詩仙太白酒第一次參加國家級評酒會。同時,這也是詩仙太白酒第一次與有著四屆評酒經驗的名優酒同台比拼。“作為當時的一個地方品牌,能夠傲視群雄,獲得國家優質酒殊榮相當不容易。”沈怡方認為,這表明詩仙太白酒擁有毋庸置疑的高品質和絕佳口感。

  四是當年的17個名酒有部分企業出現較大起伏,53家優質酒企如今生存比較好的僅有10多家,這其中就有詩仙太白的身影。

  作為中國白酒界泰斗,沈怡方坦言,第五屆評酒會以后,決出了國家名酒17個、國家優質酒53個。但是經過市場經濟的競爭和淘汰,國家名酒到現在也不是百花齊放,部分企業發展了,部分企業則一直往下走,“在53個國家優質酒中,衰落的、被淘汰的更多。在我印象中,能夠保存下來並有所發展的,像詩仙太白這種類型的企業也僅有10多家”。

  揭秘期間,沈怡方一直強調對詩仙太白酒的印象很深:“我覺得這酒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香和味組合得非常好,而且口味上很醇厚,回甜、干淨,是詩仙太白的一個特色。難得的是,今天的詩仙太白酒仍然保持著當年評酒會上的質量水平,這實屬不易。”

  引領渝酒走向全國化

  對於當年的歷史背景,沈怡方表示國家名優酒的評選中除了產品質量這一前提外,還要考慮地區平衡問題、部門平衡問題,“當時評酒會專家組中就有輕工、商業、農業三個部門的人員。因此對於獲獎產品,省與省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要平衡”。

  “當時詩仙太白酒廠屬於四川,如果屬於今天的重慶,情況則大不一樣。”沈怡方說,作為渝酒的代表,從地區平衡角度出發,詩仙太白很有可能已經成為了國家名酒。

  據了解,除獲得國家優質酒外,詩仙太白酒於1959年、1985年兩次被選為國宴用酒;1984年、1988年兩次獲中商部金爵獎;連續4屆蟬聯四川省名酒,歷屆重慶名酒、重慶名牌產品;詩仙太白酒業擁有“詩仙太白”、“詩仙太白盛世唐朝”兩個中國馳名商標。

  近年來,詩仙太白的發展有目共睹,在2012年中國酒類品牌價值200強排行榜中,詩仙太白以品牌價值32.62億元排名全行業第63位、白酒類第41位、重慶市第1位。今天的詩仙太白已是年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大型酒類生產企業,為中國白酒工業50強,處於重慶白酒行業領軍地位。

  在強勢的川酒激烈的競爭擠壓下,詩仙太白能夠成為重慶市場第一品牌非常不易,可以說區域第一是在五糧液和國窖1573這些強勢的川酒品牌碗裡搶來的。

  與強者為伍,詩仙太白越來越展現出品質品牌和品種的獨特優勢。作為渝酒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詩仙太白正擔當著引領渝酒全國化的重任。

  對於詩仙太白乃至渝酒的前途和未來,沈怡方寄予了厚望。

  文/許坤

  沈怡方簡介

  沈怡方(1933-),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全國著名白酒專家,曾任江蘇省釀酒協會會長等職,曾受聘在復旦大學、江南大學講授白酒釀造專業課。受聘為全國第三屆白酒國家評酒委員,並負責主持了第五屆全國白酒評酒專家組工作。現任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沈怡方在總結、發掘、提高、創新我國優質白酒傳統生產工藝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20世紀70年代,其負責的“提高液體發酵白酒質量的研究”課題獲得了國家獎,同期,結束了北部地區不生產優質白酒的歷史。在引進吸收國家名酒生產工藝的基礎上,創立了一些新工藝,對全國白酒工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先進個人獎。著有《液體發酵法白酒的生產》、《低度白酒生產技術》、《白酒生產技術全書》,參與了《發酵工業詞典》、《中國酒經》、《中國釀酒科技發展史》的部分編寫工作。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