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時代先鋒

時代先鋒:把失落的尊嚴還給病人

——記北京軍區二六一醫院精神病科總護士長蔡紅霞

記者  馮春梅

2013年11月18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蔡紅霞(右三)與戰友分享獲獎后的喜悅。
  朱 民攝(新華社發)

  瘦弱,清秀,慢聲細語,笑容可掬。

  北京軍區二六一醫院精神病科門前,輕輕地擁抱,柔聲地叮囑,戀戀不舍地揮手。

  “送每個病人康復出院,是我最幸福的事。”放下揮動的右手,這個外表看上去纖弱的女子,眼角泛起淚光。

  她叫蔡紅霞,二六一醫院精神病科總護士長,從事精神病護理已經整整30年,用博大的愛心和精湛的技術,幫助萬余名精神疾患人員康復回歸社會。8月24日,庄嚴的人民大會堂裡,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接見了蔡紅霞,親自為她頒發了第四十四屆“南丁格爾”獎章。

  親自試藥

  “我們受點委屈算啥”

  在蔡紅霞的頭上、胳膊上,都有清晰可見的傷疤。“這都是病人動手留下的紀念,沒什麼大不了。”蔡紅霞輕描淡寫。

  天天和病人打交道,而且一干就是30年,個中的酸甜苦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在這裡,醫護人員經常面臨著意想不到的各種攻擊和人身傷害。有一次,蔡紅霞正在給一名女病人喂飯,突然,后面排隊打飯的一個男病人扑了上來,一把把她摁在桌子上,揪著她的頭發使勁往桌上磕,幸好其他工作人員反應迅速,才把她搶了出來。

  這一次,蔡紅霞被打成了腦震蕩,躺了三天才能下床。可稍稍恢復,她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病人精神失常,我們要有理智。”面對病人的無故打罵,蔡紅霞總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她常對醫護人員說:“精神病人是弱勢群體,醫護人員關心愛護他們,既是對病人生命健康負責,也是構建和諧社會應盡的一份責任,我們受點委屈算啥!”

  精神病人和正常人不同,正常人服藥后如果覺得不舒服,會及時向醫生提出,而精神病人要麼不吭聲,把一切都藏在心裡﹔要麼比劃半天說不清楚,即使說了,有時也不知道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由於病人人為停藥,常常導致疾病復發。

  為走進病人的內心世界,了解病人服藥后的真實感受,蔡紅霞經常把自己當“病人”,感受精神類藥品對身體的影響。

  有一次,蔡紅霞不顧白細胞長期偏低的身體狀況,嘗試著服用了2片氯硝安定,誰知在下台階時,雙腿發軟摔了一跤。通過這次親身感受,她找到了病人有時無緣無故摔倒的根源。她要求護士們對服用此類藥品的病人多加關注,夜裡上廁所時要派人攙扶。從此,病人夜裡摔倒的情況再也沒有發生過。

  接著,她又先后兩次嘗試著吃了其他一些藥品,並把身體上出現的嘔心、困倦、心慌、肌肉鬆弛等感受記錄下來,然后反復提醒值班護士,當病人出現藥物副作用時,一定要及時報告醫生,有針對性地服用對抗副作用的藥,以減輕病人的痛苦,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30年來,蔡紅霞先后有7次改行、調動和進機關的機會,但她放棄了﹔30年來,有28個春節她是在病房內照顧病人。她說:“護理工作就是我的事業,在這個平台上我能體現人生的價值。”

  洞悉病人心理

  “尊重比同情更重要”

  “誰願意生病,攤上了已經不幸了。”蔡紅霞經常對醫護人員說:“別人可以不管病人,但我們醫護人員不能把病人推之門外,這不僅對不住自己的良心,更有違職業道德。”

  受世俗觀念的影響,精神病人容易受到人們的歧視。“精神病人是人,尊重比同情更重要。”30年從事精神疾病護理,洞悉病人心理的蔡紅霞要求護理人員,要時時處處維護好病人的尊嚴。

  有一年大年三十中午,鞭炮聲此起彼伏,人們沉浸在喜迎新春的歡樂氣氛中。

  這時,一個衣衫襤褸、患有精神病的小女孩,被地方福利院工作人員送到了醫院。

  衣服上有好幾處破洞,頭發凌亂隱約有虱子爬動,目光呆滯,像木樁站在那兒一動不動。第一眼看到小女孩,蔡紅霞心裡有種說不出的酸楚。她當即准備好熱水,幫女孩洗了個澡,然后換上了干淨的衣服。

  可是,女孩頭上沾滿了虱子,咬得她不停用手去撓。雖然用藥進行殺滅,但虱子太多,怎麼也滅不干淨。迫不得已,蔡紅霞隻能給她剃光了頭發。

  病友們見一個女孩剃了光頭,哄堂大笑。女孩沉默幾分鐘后,開始放聲大哭。

  精通心理學的蔡紅霞知道,女孩雖然患病,但天生的愛美意識,讓她感覺受到了傷害,隻有維護好她的自尊,才能控制好病情。

  蔡紅霞勸走了看熱鬧的病人。然后和顏悅色地對女孩說:“阿姨過兩天給你買個帽子,你戴上肯定很漂亮。”幾句安慰,讓女孩的情緒穩定下來。

  初二早晨,連續值了三天班的蔡紅霞下班后,沒有回家就急忙坐車去了商場,可商場要到中午11點才開門。寒風中,她守在門口,足足等了兩個多小時,終於為小女孩挑選到了一頂大紅色的絨線帽。

  緊接著,蔡紅霞又返回病房,親手把絨線帽戴到女孩頭上,女孩的臉上綻開了笑容。

  醫院政委張冠軍感慨:“蔡紅霞為病人付出的愛,已經融入了她的血脈,成為了一種習慣。”

  創新臨床護理

  “緊跟時代醫療發展,緊貼病人需求”

  走進精神病科工娛治療中心,仿佛來到了一個藝術創作的殿堂。樓道內兩邊牆上,挂著病人創作的一幅幅書法繪畫作品﹔學習園地欄目裡,貼滿了病人的詩詞、人物素描﹔手工創作室裡,擺滿了各種刺繡、陶藝、編織等工藝作品。

  院長胡敏告訴記者,由蔡紅霞創建的全軍首個多種輔助性康復娛樂工娛治療中心,分別設立了手工制作、陶藝泥塑、廚藝操作、音樂治療和舞蹈藝術等8個治療室,通過讓病人參與各種文化活動和手工創作,有效驅除了心理陰霾,提高了適應外界環境能力。

  普通的護理崗位,不凡的創新成就。今年4月,精神病科教學室內,來自北京10多家精神專科醫院的40多名護理專家,現場觀摩蔡紅霞主持的多媒體教學查房。

  是什麼吸引了這麼多護理專家的目光?組織安排這次活動的北京市護理協會秘書長李春燕稱贊說:“蔡紅霞探索的這一獨特的查房模式,對精神病合並多種軀體疾病開展聯合護理會診,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鑒。”

  抑郁症是一種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的常見情感障礙性精神疾病,具有高復發、高自殺、易致殘的特點。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抑郁症病人呈逐年增多趨勢。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我國抑郁症患者超過2600萬人。

  為攻克這一難題,蔡紅霞進行了艱辛探索。許多護理人員心裡產生了懷疑:“做學問、搞科研是醫生的事,護士隻要做好打針輸液等基礎性臨床服務工作就行了,還能在科研上搞出什麼名堂?”

  “病人把生命健康交給了我們,為病人負責是醫護人員的共同責任。”蔡紅霞迎難而上,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從生物、心理、社會、人文等方面,探索為每個病人建立個體化的服務流程。

  通過4年的創新探索,“抑郁症護理流程效果觀察研究”獲得軍隊醫療成果三等獎。對抑郁症患者實施系統健康教育的做法,在全軍精神疾病學術會議上作大會交流,並在全國推廣應用。

  “作為精神科護理人員,僅有熱情還不夠,還要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蔡紅霞深有體會地說:“隻有緊跟時代醫療發展,緊貼病人需求,才能更好地去服務病人。”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18日 06 版)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人物事跡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