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專題報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胡鞍鋼:“全面深化改革”的非凡意義

胡鞍鋼
2013年11月18日15:14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全面深化改革”的非凡意義

從1978年到2013年,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歷了由淺入深、由局部到全面、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發生了階段性、累積性、歷史性的巨大變化。中國關於改革開放的經驗、知識和理論,也由知之不多走向知之較多,由知之不全走向知之較全,由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及《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又將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大大前推,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十八屆三中全會最大的亮點和最重要的創新所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階段,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觀察。

第一,中國三十五年來的改革開放有其自身的歷史邏輯和發展邏輯,而具有重要意義的節點是4次三中全會形成的決議或決定。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改革開放的正式發動。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對經濟體制進行改革。隨后啟動了農村改革,全面推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這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發動階段。

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開局。根據黨的十二大提出的有系統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作出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建立充滿生機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為目標。在農村改革初步成功的基礎上,開啟以城市為重點的全面經濟體制改革。

從1978到1992年,改革開放從發動到開局,可以稱之為是一個“放權讓利”的時代,主要是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內進行改革,國有企業(當時稱為全民所有制企業)“放權讓利”、地方政府採取優惠政策吸引外資,鼓勵個體經濟發展。

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改革開放進入了制度創新時代。創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既不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也不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又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建立新體制”階段,后是“完善新體制”階段。根據黨的十四大確定的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目標和基本原則,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共計50條。這就進入了“建立新體制”階段:十四屆三中全會后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像以往一樣在計劃經濟框架內進行。到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根據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的戰略部署,作出了《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共計42條,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也由此進入了“完善新體制”階段。從我們后來的評價看,上述核心目標和主要任務基本實現。

按照這一改革發展邏輯和制度變遷邏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標志著中國將進入“全面深化改革”階段。

第二,除了從改革的發展階段視角分析以外,從改革的重點領域來看,歷次三中全會后,改革的領域也在不斷拓展,從以經濟領域為主,逐漸擴展到政治領域、社會領域、文化領域,一直到現在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域。

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起,改革開放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線,但政治體制改革也在不斷推進。1980年8月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所作的《黨和國家領導制定的改革》,成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指導性文件,啟動了這一改革。后來,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推進,如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協商制度,基層民主生活制度化,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等。

從黨代會對中國現代化和體制改革總體布局演變的過程來看,也是從以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為主,不斷擴大到其他領域。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作出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文化建設和文化體制改革“三位一體”的部署,開始了文化體制改革﹔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作出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部署,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專門制定了《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到2012年黨的十八大報告更加全面的“五位一體”的部署,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總體布局,與此相應,改革的領域不斷拓展、豐富,逐步形成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的“五位一體”改革布局。

十八屆三中全會最大的亮點和最重要的創新所在,就是超越了以往的以經濟改革為主題,根據黨的十八大對21世紀上半葉特別是未來十年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的需求,進行“五位一體”體制改革的系統設計、頂層設計和總體設計,標志著中國進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階段。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熱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