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民擁有一樣的公共服務
記者 馮 華
推進社會領域制度創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
“我最盼望的就是能擁有和城裡人一樣的醫療、養老保障。” 說起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期待,41歲的農民工任俊江說。
任俊江和妻子從安徽蕪湖來北京打工已有20年。“老家參保的新農合在北京根本用不了,平常生了病隻敢去小診所瞧。”任俊江說。他更羨慕城裡人退休后每月能領上千元養老金,“我們要想老了有這樣的生活,隻能現在多攢錢。”
“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對於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表示。
他表示,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涵蓋面很廣,涉及城鄉之間、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當前,最緊迫的、差別最大的還是城鄉之間。廣大農民,包括2億多在城鄉務工的農民工,長期以來享受不到與城鎮居民一樣的基本公共服務。
“客觀看,近幾年我國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黨國英說。新型農村居民養老制度建立起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覆蓋。但這些和城市相比,與農村居民的實際需求相比,還有不小差距。黨國英分析說,“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進程相對滯后,從根本上講是發展水平的問題。發展不足造成的公共財力不足,公共財政也沒有完全到位。”
“三中全會貫穿始終的是‘改革’。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也要通過制度改革、制度創新來加以推進。”黨國英表示,十八大以來公共財政全覆蓋進程加快,相信能對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更大的財力支持。此次公報強調建立更加公平的社會保障制度,將有利於農民、農民工社保待遇的改善。
“全面小康不能把農民丟掉。在教育、醫療這些基本公共服務方面,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樣,都是平等的權利主體。”黨國英認為,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落到實處,中國社會建設將有明顯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