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當四川版畫“邂逅”印象派版畫(下)

2013年10月23日05:35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當四川版畫“邂逅”印象派版畫(下)

《梳妝室的裸女》 埃德加·德加

《加歇醫生之家》 保羅·塞尚

《諾阿諾阿》 保羅·高更

《林間仙女》 卡米爾·柯羅

《街壘》 愛德華·馬奈

《普瓦托瓦斯市場》 卡米爾·畢沙羅

  在藍湖郡體育中心,觀眾正在欣賞《印象派大師版畫真跡展》展出作品。

  印象派版畫,穿越黑白的人文關懷

  邱正倫 閻小龍

  印象派在我們的腦海中已經成為具有獨特色彩語言和構型風格的代名詞。我們卻很難想象他們對黑白的版畫世界也是如此的痴迷。

  19世紀是歐洲版畫的繁榮時期,印象派畫家中大多數都創作過版畫。許多畫家會把油畫作品再次以版畫的形式創作出來,也有先制作出版畫依據它畫成油畫的。前期印象主義畫家雷諾阿、德加和后印象派的高更、梵高、塞尚等,都是當時重要的版畫創作者。

  嚴謹認真的德加,對於版畫的創作一絲不苟,蝕版畫《梳妝室的裸女》是經過20多個不同階段,反復運用多種技法而刻成的。畫面從左到右以“重—輕—重”的黑白相襯來凸顯出空間的立體分布,而強烈的黑白色塊組合使得畫面產生閃爍的光感。與他的油畫作品一樣,他的版畫作品也注重形體的塑造。

  與以往的色塊構型不同,在這幅作品中,他巧妙地借用了時隱時現的黑色曲線,准確地勾勒出了人物的形體特征。雖然沒有色彩的渲染,但光影的恰當處理使得我們仍能感受到畫面人物柔嫩的肌膚之美,並在人物隨意的活動中窺探其心理。那飄蕩的線條、顫動的點觸、弱化畫面的寫實感,似乎處在流動漂浮的空氣之中。

  高更是后期印象派版畫的代表人物,因為獨特的個性傾向,使他們的作品展現出與同時期其他畫家不同的風格。其版畫系列《諾阿諾阿》為大家所熟知,這一系列共包括10幅版畫,現在留給我們的隻有3幅。高更厭倦了完全寫實主義的表現方式,深受帶有強烈裝飾色彩的日本浮世繪版畫和原始居民文化的影響,與他的同時期油畫創作一樣,他的版畫追求自由、隨意、神秘、原始的畫面感。

  其獨特之處在於他有意識地保留了在木板上的原初刻痕,朴拙的刀象成為畫面原始感的一個形式元素。在對空白的處理上,他並沒有將空白之處完全留出,而是借用各種刀法,在空白的畫面上形成了一些有特殊肌理的底紋,與刀痕形成完美的結合,並借助這些紋理或表現流動的空氣,或表現曲折延伸的路徑,或表現河中錯落的卵石。不同長短、曲直、粗細的黑線和白線在畫面中自由地排列,交錯和平行延伸,使得畫面保持了氣韻的連貫。黑白色塊的烘托和虛實的巧妙處理,造就了畫面的平穩。他的版畫創作深刻影響了20世紀及以后的版畫發展。

  印象派大師們用黑白的雕刻語言塑造了一個個充滿色彩感的世界,這些黑白的版畫中同樣浸透了他們一以貫之的藝術追求。因此在這些版畫中,大師們鮮明的藝術個性時時刻刻觸動著我們的神經,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體會到高更畫面中的原始和神秘,梵高作品中的抽搐和不安。

  (作者系西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和西南大學美學碩士)

  如何欣賞一幅版畫

  黃常春

  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往往是借助文學性的描述方法(即“講故事”的方法)來欣賞一幅繪畫作品。能否欣賞一幅繪畫作品首先是能否“看懂”,欣賞的步驟為:畫面刻畫的是什麼?刻畫得逼真否?畫中形象要傳達什麼寓意?如果都能在畫面中找到答案,就說明已經看懂了。那麼,用這種方法來欣賞版畫作品,一般而言,具象的、寫實的就容易欣賞,因為它具體、真實,能“看懂”;但如果是抽象的表現,就較難欣賞了。顯然,“講故事”的欣賞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像與不像僅僅只是作品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而已。

  那麼,讓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欣賞版畫作品,也許更能理解作品的內涵。

  審美感知,就是要求我們直觀地去感知審美對象,即我們面對藝術作品本身的直覺。比如我們可以去感知版畫作品上刻畫的是什麼,線條是流暢的或是笨拙的,色彩是鮮明的或是灰暗的,整體布局是飽滿的或是留空白的,刻畫得像或是不像。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畫面看到,刀法的細膩,大刀闊斧的奔放,印刷過程的感情宣泄,線條語言的悲喜,創作者對細節、材質、肌理、明暗、色彩、光影關系的把握是否得心應手,對刻刀的力度、深度、速度、角度是不是自如操控,運刀的鏟、切、鑿、推、沖、扭、折能否靈活切換等等,總之是要自己平心靜氣地進行直觀的感受。

  審美理解,這是在審美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的,即在版畫作品藝術語言(包括刀法、筆法、肌理、印痕等等)直觀感受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和理解,把握作品的觀念和內涵。這種理解包括對作品表現內容和表達主題的理解,以及對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和表達的時代精神的理解等等。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從中感受到豐富的歷史典故、抽象的美學原理、深邃的哲學思想和厚重的文化底蘊,這就需要充分調動我們的思考能力。

  審美創造,經過了審美理解這一步,藝術的審美欣賞並沒有完結,還有一個審美創造階段,就是通過審美感知和審美理解后,通過對自己積累的生活閱歷、審美經驗、文化知識等進行豐富聯想,升華開去,再創造出一個新的意象來。這樣,你才真正獲得了啟迪和教育,欣賞版畫也才獲得了真正的意義。

  (作者系西南大學美術理論碩士)

  木刻版畫怎麼刻好看

  黃晶

  木刻版畫對於不少人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它最早源於中國——現存年代最久的木刻版畫創作於公元9世紀,那時還用的是普通小刀。如今,以前的小刀變成了一種專門的刻刀,板面也變成沿木紋縱向鋸成的軟木。由於刀口口徑不同,所以刻出來的紋路也不同,這就大大增加了線條的表現力,受到了人們的喜愛。

  其實,技術的優劣並不是判斷一張木刻版畫好壞的唯一標准,隻要內容和形式能統一就行。

  從內容上來說,一般分為風景類和人物類木刻版畫,隻有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才有可能感動別人,才能讓別人感到作品的趣味性。

  從形式上來說,創作木刻版畫可以通過對版面進行有創意的改變來達到,其中,還可以創造出一些“意外”,如保留原生樹木被鋸開后的自然狀態,原生樹木枝干或結疤所形成的疤痕空洞,或是木板干裂的痕跡等等,把它作為一種看似偶然,卻是必然的創作元素。

  在表現方式上,一般人們都認為“光”是黑白關系轉換的重要依據,但也可以從物象的邊緣線消失著手,通過正負形的擠壓來表現形體,從而獲得更大的藝術表達自由。

  在增加木刻版畫的趣味性方面,還可以用一下綜合的方法,即是在刀刻的基礎上,加上其他的方法。例如在需要之處粘貼上一些富有肌理效果的有一定厚度(2-3毫米)的材料(皺紙、卡紙、織物、鐵皮等),這樣,在轉印的時候,這些材料的機理就能在承印物上呈現。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材料硬度不夠(如棉麻、卡紙等),拓印多次畫面就會模糊,所以盡量保証前幾次就能印出成品。

  (作者系西南大學美術理論碩士)

  作品賞析

  《街壘》: 硝煙過后

  以《以草地上的午餐》為人所熟知的馬奈,創作了大量的版畫作品。他是19世紀法國印象主義的奠基人之一,《街壘》這幅作品反映出1871年的巴黎公社期間,親身經歷了工人起義和巷戰的馬奈,用石板畫記錄下了當時的一幕。畫面中表現了巷戰后的情景,在硝煙還未散盡的石壘旁,躺著許多死難者。畫面突出了一位仰面躺著的士兵。

  在藝術手法的表現上,前景人物用了大量黑色,並以適當的空白凸顯出犧牲的士兵,對人物陰影的處理能讓我們准確感受到陽光照來的方向。

  《普瓦托瓦斯市場》: 寫實的鬧市

  卡米爾·畢沙羅是法國印象派大師,他前后共經歷了40年的版畫創作而被評為印象派中最忠誠的版畫家。這幅作品是畢沙羅后期的作品,畫面展現的是一個鬧市場景。畫面呈現三角構圖,重心停留在了近處背身聊天的婦女身上,而在她們旁邊坐著一位正在休息的婦女。這一形象的處理既填補了右側畫面的空白,又為表現遠處人群預留了空間。遠處人群熙熙攘攘,叫賣吆喝的、討價還價的,將鬧市群像完美地表現出來。

  在藝術手法的表現上,作品通過明暗色調的恰當過渡,以及時隱時現的輪廓線條,體現出空間的延伸和人物的神情,拿捏十分到位。

  (點評人:西南大學美學碩士 閻小龍)

  本版圖片均由本報記者 熊明 攝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