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葛瑜瑋
2013年10月10日08:4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香港大學副校監李國寶博士向發叔頒授名譽院士銜。 |
一名“后勤”服務人員,卻榮膺香港大學的名譽大學院士,這樣的反差或許令人驚詫。但歷屆學生的追捧、學生會干事的感激、精英校友的排隊致敬,足以驗証這項榮譽的眾望所歸。
發叔,就是這樣一個不平凡的人。在港大學生會的崗位上,他兢兢業業四十四載,服務了數以萬計的學生,影響力甚至比校長、教授還要大。他的人生軌跡,告訴所有人:堅持可以筑就奇跡,微小亦能播洒光輝。
——編者
18歲加入香港大學學生會工作,服務學生44年,始終以“學生至上”為宗旨,與時俱進滿足不同年代的學生需求。他,就是呂君發,人稱“發叔”。
9日,香港大學頒授名譽大學院士給8位杰出人士,發叔也在其中。
據介紹,1995年創立的香港大學名譽大學院士,頒授對象多為對香港或港大有特殊貢獻的人士,包括商界翹楚、立法會議員、退休高官和學者。這個院士銜只是大學的一種榮譽,表達的是對他們付出的感謝。
小人物·大人物
港大百年慶典也請不齊的校友精英,排隊和發叔合影
當年近80歲、頭發花白的發叔坐著輪椅進入頒授禮會場,全場掌聲雷動。
發叔是小人物,也是大人物。和其他多名獲頒名譽大學院士的人物相比,發叔既不是學界翹楚,也不是商界精英,只是一個普通人。他1953年加入香港大學學生會當辦公室助理,從此開始了服務學生的職業生涯,一干就是44年。當年的“發仔”也升格成了“發叔”。
半個多世紀后,發叔回到校園,在輪椅上接過了香港大學副校監李國寶博士頒發的名譽大學院士証書。拿著剛剛收到的証書,發叔的聲音微微顫抖:“真的是很意外,從來沒想過會有今天。”
為了見証發叔接過榮譽的一刻,幾十年前港大學生會會長、干事竟然紛紛現身,排隊等待與發叔一一合影。
同樣的一幕也曾發生在今年初港大學生會創會100周年慶典上。1986年港大學生會內務副會長、現任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副主席文灼非形容,當天的活動,作為主禮嘉賓之一的發叔是實至名歸的主角。
當時應邀出席的港大學生會歷任會長、干事等有近200人,過去的學生如今已成高官、議員、商人、律師、工程師、學者,陣容可謂豪華。文灼非說,連港大百周年慶典也請不齊這批各界精英,但現在他們為了跟發叔合影,都會排隊等候。
就如大家所言,“發叔就是有一股無法抗拒的魅力。”
流水的干事·鐵打的發叔
對歷屆學生的影響力比校長、教授還大
港大學生會歷史悠久,會長、干事多到數不清,但發叔隻有一個。
1956年學生會會長曹紹釗回憶說,港大學生會1949年注冊為法人社團,在上世紀50年代還毫不起眼,隻有一個小小的辦事處。發叔1953年加入后,一肩扛起學生會的所有工作。
從印刷、送信到聯絡,從人事管理到工作分配,從小到大,發叔對學生會的工作駕輕就熟,盡心盡力,是當仁不讓的“靈魂人物”。
在學生心目中,發叔不僅勤奮工作,而且樂觀、積極、隨和,更有高情商。無論是誰做學生會干事,發叔都能和他們相處得很好,而且關系通常都能維持很久。由於學生會干事年年換人,發叔總會盡心教導那些沒有經驗的新干事。
發叔1969年升任學生會經理。此次一同獲頒名譽大學院士的1970年學生會出版秘書梁安妮女士,曾和他共事過。梁安妮回憶說,剛任學生會干事時不到20歲,在執行上什麼都不懂,全靠這位經理,無論手寫油印出版、會議場地、餐廳經營、午間廣播等,一切工作發叔全部辦妥。
在梁安妮看來,發叔更像是一位職場父親,他在任44年,影響了數以萬計的學生,在精神和毅力上給人啟發。“發叔是最寶貴和長久的資源,他對港大學生的影響力比校長、教授還要大。”
骨干元老·校園管家
開創學生會合作社、學生職業輔導處等
現職醫生、香港醫學博物館董事的曹紹釗說,從1950至1990年代在港大念書的學生,可以認不出哪位是校長,但不會沒接觸過發叔。
1958年由發叔發起,香港大學學生會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出售文具等學生用品,不僅給校內學生帶來優惠福利,也給學生會帶來收入,為學生會日后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如今,港大學生會已發展成具規模和多元化的學生組織,資產超過2000萬港元,提供大型合作社、影印中心等各種學生服務。
發叔的深入人心,更在於他總是在學生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
上世紀60年代末,他主動為學生找暑期工。文灼非形容,當時的學生會儼然成了一個半職業介紹所。發叔說他當年幫忙打字,寫了大量的求職信,寄到各大公司。幫公司招合適的人才,幫人才找合適的公司,更為同學安排面試,還把學生記錄仔細分類、存檔。
“真是做得很辛苦,打字打到手軟,但工作很有意義。”發叔的這項創舉,后來就成為了港大的學生職業輔導處前身。
上世紀70年代,發叔為了幫助經濟能力不足的學生,發起二手書買賣服務。上世紀80年代,他看到學生對資訊、報紙的需求日漸增加,便隨之設立校園訂報服務,給學生帶來方便。
1997年,發叔退休。如今,發叔雖已老去,但他的影響仍在繼續。
《 人民日報 》( 2013年10月10日 12 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