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24小時滾動新聞

酉陽龍潭古鎮9月28日開街

2013年09月26日03:48    來源:重慶日報

原標題:酉陽龍潭古鎮9月28日開街

龍潭古鎮古跡——萬壽宮

大碼頭

吳家大院

俯瞰古鎮

  9月28日,提檔升級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歷史文化名鎮,龍潭古鎮正式開街。這座鑲嵌在武陵山深處的千年古鎮,將以嶄新的面貌帶你穿越時空。

  “橋上橋,巷對巷,河上屋,樹上樹”、“宮騎龍頭八卦井,閣跨鳳尾九橋溪”。走在龍潭古鎮的街頭,讓人無時不感受到其濃濃的歷史文化底蘊。

  作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的龍潭古鎮位於重慶市酉陽縣東南部,曾相繼為“縣丞”、“巡檢”、“州同”、“縣佐”駐所,有“貨龍潭”、“小南京”之美譽。

  古鎮景區幅員面積3.2平方公裡,包括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龍潭古鎮、全國紅色經典景區趙世炎烈士故居、近30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人文景觀、自然風景交相輝映,民族風情濃郁,多種文化匯聚。古鎮裡現存1.4平方公裡明清建筑群,石板街光可鑒人、青幽如玉,150多座土家吊腳樓、280多個四合院、500余棟古民居古朴幽靜,翹角飛檐,形態美觀。街上店鋪林立,巷道連通,封火牆鱗次櫛比。

  古鎮自古文風鼎盛,仁人志士輩出,趙世炎、王勃山、趙君陶、劉仁、王劍虹等誕生於此,鄧小平、劉伯承、賀龍、關向應均在龍潭戰斗過。著名作家沈從文、田漢、丁玲都曾在龍潭棲居,均有描寫龍潭的作品,其中,田漢留有七言絕句:酉陽孤塔隱山嵐,巨石撐天未可探,聞道鯉魚多尺半,把竿何日釣龍潭。

  龍潭古鎮不但孕育了璀璨奪目的民族文化,土家苗族人還創造了風味獨特的傳統飲食文化。尤其是名噪一時的辣茶、李正元羊肉面、肖麻子米豆腐、汽汽糕“四大名小吃”,曾經聲震渝鄂湘黔四地邊區。

  開街當天,既可以欣賞到巴羅寨鴨子龍、金角老龍傳統舞龍表演,還有漢劇、茶館評書、花燈、擺手舞、土家山歌等傳統文化,又可品嘗到土制的辣茶、汽汽糕、社飯、油粑粑等傳統美食,還可觀看到漢劇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表演,購買到武陵特產,土家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這裡盡情展示,讓你一飽眼福、口福。

  本版文/李安楠 楊馨 圖片由酉陽縣委宣傳部提供

  景點推介

  14個繽紛景點玩轉龍潭

  來了龍潭古鎮玩什麼?本報特向讀者推薦以下景點,飽覽新龍潭古鎮游精髓。

  1 西南公寓

  西南公寓位於古鎮人字街口,原為西南商人所建會館,兩層公寓式建筑,建筑面積千余平方米,內有四角天井,欄杆裝飾花色繁雜、雕刻精美,圖案栩栩如生。

  點評:此景點將一覽武陵山區古代工匠精湛的工藝。

  2 王家大院(東、西兩院)

  王家大院群落是整個古鎮大宅院的代表,也是龍潭古鎮古建筑中的特例,建筑極具氣勢,是兩進的大宅院,內部空間功能簡潔明了、交通流線順暢通達。

  點評:武陵山區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

  3 甘家茶館

  甘家茶館位於古鎮人字街口,其內部陳設多為木制椅、凳和蓋碗、大銅壺等傳統茶具。坐茶館,聽評書,歷來是古鎮人休閑癖好,評書內容上自盤古開天地,下至三皇五帝。

  點評:傳統說書人口技活脫脫的歷史教科書,令人嘆為觀止。

  4 趙家院子

  趙家院子位於古鎮人字街口,由清代富商趙正馨所建,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人運動著名領袖趙世炎出生地。

  點評:民國時期駐軍司令部曾長設在此,至今仍有“趙家司令部”之稱。

  5 郵局

  清朝時酉陽設塘鋪為管理機構,在州域設營,營以下在縣城、龍潭等地設訊,局址在現永勝街郵局。

  點評:近百年的老郵局至今仍開展郵政業務。

  6 銀行

  抗戰時期在龍潭所設的銀行有“中國農業銀行”、“四川省銀行”、“湖南銀行”、“上海復興實業銀行”及“交通銀行”,還有老寶盛、於天寶兩家金號。

  點評:至今仍能主要辦理存款、匯兌、收兌銀元以及鄉保合作社、農民及工商業戶的存款等業務。

  7 福音堂

  福音堂是酉陽縣第一座基督教堂,位於古鎮老街,由美籍華人黃家麟、潘仕瑞、朱光國捐助85萬元興建於1934年,日后教徒日增,逐漸成為川黔基督教會的樞紐。

  點評:其規模和建筑精美程度在武陵山區首屈一指。

  8 張家院子

  張家院子位於古鎮石板街薪炭市場旁,是古鎮上獨具特色的民居建筑,簡朴大方,將室外的景色引入室內。

  點評:給人感覺平實素淨,親切朴實,上升到一種本色的美的藝術境界。

  9 楊二客棧

  楊二客棧位於古鎮石板街菜蔬市場旁,系明清古建筑,面積千余平方米,大院內石門、石匾、封火筒子牆、四角天井等仍保留原有風貌。

  點評:古色古香,保存完整,是古鎮上獨具民居特色的客棧建筑。

  10 天主教堂

  天主教堂位於古鎮石板街八卦井旁。天主教於1850年傳入酉陽,1863年在境內正式設立天主教堂,極盛時期清朝光緒年間在龍潭設天主教分堂,屬重慶教區。

  點評:渝東南地區歷史久遠的天主教堂之一。

  11 萬壽宮

  萬壽宮又稱豫章公所,是江西南昌人所建會館,是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今已有260多年歷史,賀龍、丁玲、沈從文曾在此居住。

  點評:其臨水而建,亦是古鎮“龍脈”所在,古鎮布局極像一條龍,龍頭、龍眼、龍角、龍身齊全,萬壽宮即為龍頭。

  12 大碼頭

  大碼頭位於萬壽宮江西潭邊,寬丈余,30余級石台階,古稱大碼頭,使龍潭成為這一地域商業貿易中心。

  點評:“貨龍潭”因此得名,龍潭古鎮多年商賈繁茂的歷史見証。

  13 八卦井

  八卦井原為雙井,位於龍頭橋南北兩側,按風水的說法稱其為“龍目”,后圍砌成井,井行八卦,故名八卦井。

  點評:古井至今仍舊發揮功用,供附近居民取水、洗衣、洗菜、交流。

  14 吳家院子

  吳家院子屬於典型的南方天井院落建筑,位於古鎮九橋溪畔,由清代太學生吳紹周所建,經歷了吳氏七代主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點評:其建筑風格流露出中國古典哲學思想和民族風貌,代表了龍潭古鎮民居的最高空間藝術成就。

  吃住行一條龍

  美麗龍潭恭候蒞臨

  近年來,龍潭古鎮景區加大旅游產業化建設力度,努力建設旅游休閑特色名鎮,城鎮功能進一步增強,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配套服務逐步完善,形成一條龍服務體系,龍潭古鎮正日漸走入廣大市民的視野中。

  吃在龍潭

  龍潭古鎮位於武陵山區腹地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是全國第二批歷史文化名鎮。在滄桑歲月中,不但孕育了璀璨奪目的民族文化,勤勞智慧的土家苗族人民還創造了風味獨特的傳統飲食文化,古鎮居民土制的辣茶、米豆腐、汽汽糕、社飯等傳統美食文化獨具魅力。

  除名聲在外的四大名小吃外,古鎮還有社飯、油香粑粑、馬打滾、綠豆粉、土家渣海椒炒肉、老臘肉等特色食品,來到龍潭,非吃不可。

  住在龍潭

  近年來,隨著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黔江武陵山機場的相繼投入運行及酉陽旅游的井噴式發展,龍潭游客量逐年增長。為滿足游客的需求,古鎮上的酒店、賓館、客棧也越開越多,古鎮居民也越來越多地從事接待等服務行業,在旅游旺季,時常游客滿房,有時游客住宿還需提前預定。據統計,龍潭現有酒店、賓館及客棧50余家,年接待能力達5萬余人,有豪華套房、豪華單間、商務標間等各種檔次的房間,房內設施齊全、干淨舒適,可供不同層次的游客消費住宿。

  賓館推薦:趙庄賓館、藍戈大酒店、京華大酒店、楊二客棧等。

  行在龍潭

  龍潭鎮地處酉陽縣東南部,距縣城26公裡,距秀山縣城45公裡,渝湘高速、渝懷鐵路穿境而過,距渝湘高速路互通出口11公裡,酉陽火車站位於該鎮石營村境內,交通十分便捷。

  飛機:龍潭距離重慶黔江武陵山機場約100公裡,車程1個小時,現已開通黔江—北京、黔江—上海、黔江—重慶、黔江—昆明、黔江—廣州等多條航線,今后會開通至武漢、西安、成都等航線。

  火車:酉陽站位於龍潭鎮石營村,屬於渝懷鐵路的縣級站,西距重慶北站352公裡,南距湖南懷化站240公裡,距龍潭鎮8-10分鐘車程,距酉陽縣城20—30分鐘車程。

  汽車:隨著渝湘高速公路及鐘渤快速通道的相繼開通,越來越多的游客通過客車、自駕車的方式來到龍潭旅游,重慶、湖南方向的游客可以直接從渝湘高速龍潭互通出口及板溪互通出口下道 。

(來源:重慶日報)

(責編:ss)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