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葉爾羌河畔的“戈壁之花”

美麗中國·尋找最美鄉村:亞斯敦 胡楊深處有人家

2013年09月23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澤普金湖楊公園。
  葉 金攝

當地棗農採摘紅棗。
  令治清攝

 

掃描二維碼
  體驗更豐富

九月,是新疆最好的季節,水著色,山換裝,江山如畫。在巍巍昆侖山下,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有一抹亮麗的黃色格外搶眼,這就是被當地人稱為“葉爾羌河之花”的喀什澤普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民風淳朴的亞斯敦村就藏身在這片胡楊林裡。

進南疆,出喀什,沿著喀葉高速一路向南,過疏勒、英吉沙、莎車,就到了澤普縣。亞斯敦村就在澤普縣城西南40公裡處。亞斯敦,在維語中是“睡著了”的意思。在層層疊疊的胡楊林懷抱中,亞斯敦如同一塊璞玉,在葉爾羌河畔沉睡已久。

葉爾羌河是塔裡木河四源之一,她從喀喇昆侖山飛奔而下,沖積形成了新疆最大的綠洲之一——葉爾羌綠洲。坐落在葉爾羌河沖積扇上緣的澤普縣還有一個美麗的塔吉克語名字叫“澤普勒善”,意為“黃金之河”。澤普的金湖楊國家森林公園有1.8萬畝的胡楊林。與蒼勁雄渾、高大偉岸的大漠胡楊不同,這片胡楊林三面環水,氣質婉約,風姿獨特。入秋之后,大片胡楊林從油綠變成金黃再轉為火紅,倒影水中,猶如戈壁灘上熊熊燃燒的火海。

“這片胡楊林的確與眾不同,當地人聰明,將胡楊加了一個水字旁,建成了金湖楊森林公園。”澤普縣副縣長陳冬發說。

生活在這樣一片水草豐美的綠洲上,亞斯敦的村民天生有一種與世無爭的淡泊。村子72戶人家,有67戶居住在林裡。他們耕牧結合,夜息日作,在胡楊腳下種幾株苞米,或在河畔放幾匹駿馬,很少打擾森林河流的寧靜,更不會毀林造地,竭澤而漁。

亞斯敦村的建筑都是傳統的維吾爾建筑,取材黏土,將外牆涂成藏紅色。外面看起來方正簡朴,裡面華麗鮮艷,充滿民族風情。家家都有獨特的天井和天台,門窗紋飾都具有濃郁的伊斯蘭特色。院裡院外,種滿了葡萄、葫蘆、石榴,滿目蒼翠,果實累累。

維吾爾人熱情好客,在亞斯敦,隻要院門開著,人人都可以進去討口水喝,主人也會非常熱情地招待。高門小院,收拾得非常干淨,葡萄架下,瓜果甜人心脾,興之所至,還會有歌舞助興。

胡楊是真正的“英雄樹”,它們抱團取暖,在大漠邊疆繁衍生息﹔涵養水源,與風沙戈壁寸土必爭。絕世獨立的身影已成為大漠精神的生動寫照。而今天,胡楊樹也成為“母親樹”,成為當地最寶貴的生態資源,孕育著新的生機和活力。

46歲的米吉提在村裡開了一家木雕作坊,他告訴我們,以前村裡的房子都是低矮簡陋的土坯房,收入主要倚靠畜牧和林果種植,生活很艱苦。2010年,上海對口援建澤普之后,不僅給村裡修房筑路,還組織大家去了烏鎮、周庄等地。村民們大開眼界,現在搞旅游成了重要的收入來源。

經濟發展了,生活改善了,但並沒有改變村民們知足常樂的心態。在亞斯敦,經常看到赤著腳的村民,或路邊聊天,或唱歌彈琴,或牽驢上街,黃發垂髫,怡然自得。或許因為如此,這塊土地上出現了眾多的長壽老人。澤普縣20萬人口,百歲老人就有140多位。

亞斯敦村就這樣藏在胡楊林深處,低調、淡泊,卻充滿生命力。(記者 戴 嵐 周 朗 於 洋)

小貼士

怎麼去:5826次火車至澤普,喀什天南客運站乘坐長途大巴至澤普縣,或自駕沿喀葉高速南行200公裡到達澤普。

玩什麼:9月下旬至10月賞胡楊黃葉,長壽民俗文化村,維吾爾歌舞。

吃什麼:拌面、烤全羊、烤魚。

本版制圖: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13年09月23日 02 版)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