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呂毅品
2013年07月12日09: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企業信用成“入市門票”
在企業信用的建設上,睢寧也進行了一些探索。“《睢寧縣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辦法(試行)》出台后,住建局專門成立信息信用管理科,對接縣征信辦。”睢寧縣住建局信用信息管理科科長郭躍慶告訴記者。
據介紹,建設市場信用包括從事建設及相關活動的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建立數據庫后,我們根據監察過程中的信用情況進行相應的加減分。企業和個人的初始信用信息基礎值均為100分,一年綜合評分一次。”郭躍慶說。
根據規定,A級信用的企業和個人,在行政許可、市場准入、招標投標、資質管理、表彰評優等方面享受優先政策﹔B級信用的企業和個人,要積極引導,扶持發展﹔C級信用的企業暫停在睢寧承接新的業務資格6個月,個人暫停從事建設活動資格8個月﹔D級信用的企業清出睢寧建設市場,個人暫停在睢寧從事建設活動資格24個月。此外,在發放貸款過程中,即使申請人有資產保証,但如果個人信用不好,也不會批准貸款。
郭躍慶介紹,2010年評定了5家C級企業、6家D級企業,2011年有7家C級企業、4家D級企業,2012年無C、D兩級企業。目前全縣建設企業約30家、監理企業約20家、施工企業約30家。實行后,市場狀況有改觀,倡導了守信的市場氛圍。
網店雲集的睢寧縣沙集鎮也受益於企業信用建設。該鎮東風村僅上規模的家具公司就有200多家,主要通過淘寶銷售家具。“各企業信用由電子商務協會監督打分,同時縣裡對信用較好的企業還進行獎勵。”沙集鎮東風村支部書記王敏介紹。
大小環境脫節,效果被減弱
“今年年底計劃完成‘一網三庫一平台’建設。”朱品武說,“‘一網’就是誠信睢寧網,目前還在升級中﹔‘三庫’包括個人信用庫、企業信用庫以及政府信用庫,目前個人信用庫已經比較完善,但是企業信用庫與政府信用庫還不成熟﹔‘一平台’就是應用平台,可以由征信辦進行黑名單的推送,實現信息從上到下的流通。”
“大眾信用應該真管真用,和民生結合起來,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這樣才能有生命力。”朱品武說。
對於守信行為較好的評選誠信示范戶,朱品武認為這是一種不錯的嘗試,縣級示范戶頒發紅皮優惠証,優惠內容包括家庭成員免費體檢一次、一年有線電視費用全免、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優惠5%一次以及技術培訓等﹔鎮級示范戶頒發藍黑皮優惠証,優惠內容與縣級示范戶基本相同,但是沒有一年有線電視費用全免。
睢寧縣委宣傳部副部長艾丹表示,信用體系建設還面臨困難。“主要是小環境與大環境脫節。只是睢寧一個縣在做遠遠不夠。比如對認定的失信企業來說,即使不能在睢寧經營,也可以到其他地方去,這就減小了體系建設的作用。”
在信用體系建設過程中,睢寧縣也在探索更科學的管理方法。住建局紀委書記余磊說,“以前曾將多家D級企業永久驅逐出睢寧市場,但后來我們採用招投標資格限制取代‘永久驅逐’,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爭議。”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12日 04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