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9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聯合搜救、海上實際使用武器等“重頭戲”10日聯演
丁一平說,這次演習旨在深化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提高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
這次聯合演習,中俄雙方共同組成聯合導演部、聯合指揮部和海上艦艇編隊指揮所。演習以統一導調、統一指揮的方式展開海上聯合防衛行動。演習結束后,雙方共同組織編隊進行海上閱兵。
實兵演習歷時3天。9日將進行聯合防空、海上補給、通過潛艇威脅區、聯合護航、聯合解救被挾持船舶和打擊海上目標6個課目,10日將上演聯演“重頭戲”——聯合搜救、海上實際使用武器、海上閱兵和兵力撤回。
“演練課目的設置反映了中俄雙方在海上安全問題上面臨共同的問題,同時也顯示了雙方共同維護海上安全的決心。”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說。
這次聯演,中國派出7艘艦艇,俄羅斯派出12艘艦艇。雙方還派出3架固定翼飛機、5架艦載直升機和2個特戰分隊參演。
7月5日,中方導彈驅逐艦沈陽艦、石家庄艦、武漢艦、蘭州艦,導彈護衛艦煙台艦、鹽城艦,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按計劃抵達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據了解,此次參演艦艇來自北海艦隊和南海艦隊,是中國海軍一次性向國外派出兵力最多的中外聯合演習。
專家認為聯演將進一步推進中俄互信和務實合作
“聯演既鍛煉了我海軍自身的能力水平,也提高了中俄雙方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孟祥青8日說,“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於促進中俄雙方的互信和務實合作”。
在這次演習中,雙方從聯合導演部、聯合指揮部、海上艦艇編隊指揮所全部採用混編方式,實現了高度融合、高度聯合。
此外,中俄雙方都派出了主力戰艦。演習中,雙方艦艇還打開、使用多種雷達和光電、通信等電子設備,展示裝備的戰術及技術特點。“這些都是雙方高度互信的最直接體現。”張軍社說。
近年來,中俄兩國關系不斷加強。中俄兩軍不但開展了友好交往,也進行了實質性合作,兩軍關系呈現出級別高、數量多、領域寬、務實性強的特點。
孟祥青說:“去年在黃海舉行的‘海上聯合—2012’是中俄海軍進行務實合作邁出的重要一步。這次聯演既是上一次聯演的延續,也將進一步推進中俄海軍聯演邁向常態化、機制化。”
專家認為,此次聯演對於進一步增進中俄兩國兩軍戰略互信和傳統友誼,提高聯合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水平,彰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的堅定決心,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綜合新華社記者王經國、王東明、吳登峰及本報記者倪光輝報道)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09日 09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