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讀領悟經典中增長看家本領
——中共中央黨校第13期中青年干部培訓二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讀書交流會綜述

2013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發表了領導干部要加強學習的重要講話,號召全黨要大興學習之風。他指出,當前全黨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我國發展起來后不斷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認識好、解決好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強我們自己的本領。增強本領就要加強學習。他強調,首先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領導干部必須掌握的工作制勝的看家本領。
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以來,中共中央黨校第13期中青年干部培訓二班全體學員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根據黨校教學計劃,重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堅持在讀書學習中夯實理論功底、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增強看家本領,“讀原著、取真經”的濃厚讀書氣氛蔚然成風。為檢驗和展示學員們的讀書學習成果,2013年5月15日,中央黨校舉辦了第13期中青年干部培訓二班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讀書交流會。交流會上,中青二班學員吳綺敏(人民日報社國際部副主任)、李崟(上海市黃浦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陽春(廣東省工商業聯合會黨組副書記)、唐湘林(湖南省永州市委政法委書記)代表全體學員,分別結合各自的思想和工作實際,暢談了研讀《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實踐論》和《矛盾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體會和感悟。
恩格斯稱譽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是“包含著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的第一個文獻”,而他本人所著的《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則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哲學基本問題,系統論述辯証唯特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大成之作”。吳綺敏學員在對這兩部“第一”作品的潛心研讀中,進一步領悟到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精髓。她指出,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我們要進一步感悟探索真理、發展真理之道,那是科學的、辯証的“揚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應當展開胸襟,吸納人類文明一切優秀成果,在科學精神指導下堅持不懈地探索下去,開拓更加寬廣的前景﹔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歷史之謎”,當不再成謎。面對世界發生的深刻復雜變化,我們要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去分析,准確判斷當前影響國際國內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順應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之間的作用規律,找出解決中國社會當前主要矛盾的應對之策,走出符合中國實際的科學發展之道﹔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我們要進一步明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意義,這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一大關鍵,這是社會主義區別於資本主義的根本標志,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和最大優勢。
《實踐論》是毛澤東同志對兩次國內革命戰爭特別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經驗的哲學總結,其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論述方法,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構成了毛澤東哲學思想的核心。李崟學員認為,《實踐論》中所闡述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原則和結論,不僅是我們黨在民主革命時期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取得勝利的思想武器,也是新時期我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所必須遵循的理論原則。實踐出真知、實踐促改革、實踐助夢圓。現在改革開放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每時每刻都在出現,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要始終堅持實踐的觀點,尊重實踐,尊重創造,不主觀臆斷,不迷信經驗,不固守教條。在具體的工作中,一要把握認識辯証性,深入調查人民群眾的需求﹔二要把握客觀規律性,系統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三要把握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
毛澤東哲學思想,是在長期的革命斗爭和實踐中形成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李陽春學員著重從政治、軍事、道德三個維度,對毛澤東哲學思想進行了深入的解讀和思考。他認為,貫穿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一根紅線,就是人民主體性、實踐性、群眾路線,體現了人民群眾利益第一的原則。這個原則,體現在毛澤東政治哲學思想中,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體現在毛澤東軍事哲學思想中,就是“兵民是勝利之本”﹔體現在毛澤東的道德哲學思想中,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今天學習毛澤東的哲學思想,就是要充分認識到: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面對新形勢下“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我們必須警醒起來,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為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作出努力﹔必須行動起來,認真思考並切實解決“改革發展為了誰”的問題,讓廣大人民共同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共同擁有人生出彩機會。
毛澤東的《矛盾論》用辯証唯物主義觀點深刻闡述了矛盾分析方法,告訴我們在工作中,要從矛盾的普遍性出發,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矛盾的特殊性,善於從千頭萬緒的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決工作中的問題。唐湘林學員在發言中,運用《矛盾論》關於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對當前群眾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進行了全面的歸納總結,從群眾主體多元化、群眾需求差異化、群眾訴求多樣化、干群關系復雜化四個方面對群眾工作的現狀進行了闡述﹔運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從當前世情、國情、黨情、民情、干情發生變化等五個方面,對群眾工作出現的新情況及其原因進行了深刻剖析﹔通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和手段,探討提出了新形勢下做好群眾工作的方法。他指出,對當前黨的群眾工作而言,掌握《矛盾論》的方法,就是掌握了破解群眾工作難題的“鑰匙”。群眾工作是個慢工細活,不可能短時間就能見成效,需要我們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冷靜分析,認真思考,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好矛盾的主要方面,真正做實、做細群眾工作,進一步增強黨群之間的血肉聯系。
中央黨校進修部副主任楊信禮、哲學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主任邊立新針對4位學員的交流發言做了精彩深刻的點評。兩位教授指出,從4位學員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在帶著問題、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和使命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有的學員在較短的時間內,不僅抓住了所讀原著的核心、基本和精髓,而且緊密聯系現實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讓人深受教育和啟迪。他們希望學員們在學習運用《實踐論》、《矛盾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真理性原則和價值性原則、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的統一,通過研讀經典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完整准確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
中央黨校培訓部副主任薛澤洲主持交流會,他希望全體學員把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置於時代、歷史任務、發展階段和理論發展的大格局中,繼續深化研究,吃透文本,掌握精髓,理清脈絡,提煉方法,既要追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思想本源,又要貫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學習﹔既要掌握普遍原理,又要關注中國實際和中國問題﹔既要挖掘歷史,又要突出時代感﹔既要全面熟悉,又要重點領會。
學員們認為,此次讀書交流貫徹體現了中央黨校教學相長、學學相長的辦學理念,不僅是一次前一階段中青二班學習狀態和學習成果的匯報展示會,更是一堂生動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課。大家紛紛表示,要珍惜在中央黨校學習的機會,把閱讀經典作為一生的習慣堅持下去,通過對經典著作的深入學習和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進一步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解和把握,努力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培訓部主任羅宗毅出席交流會。(執筆人:韓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