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姜泓冰
2013年04月25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注重結果到注重參與,任重道遠
國際公共藝術獎評選發起人之一、上海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汪大偉說,國際上,公共藝術受到關注不過是近25年的事,國內公共藝術漸熱更是近幾年的事。近日,公共藝術已被教育部列為獨立學科,導致各美術院校紛紛上馬公共藝術專業,但對公共藝術的理解參差不一,亟需建設高水准的學術平台。他們希望能與西方藝術界一起重建當代公共藝術的話語體系,也希望讓社會更多了解公共藝術,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對國內城市、鄉村建設產生影響。
本屆國際公共藝術獎的主題是“地方重塑”,論壇則重點聚焦於“公共藝術與社會發展”與“公共藝術與城市發展”兩大塊內容。獲獎案例大都將公共藝術與地方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聯系起來,從不同角度關注和詮釋城市生活與地域文化,關注空間環境,關注人文、歷史脈絡與公眾日常生活,以可見的方式,重塑著城市或鄉村的文明和大眾文化生態,以提升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記者觀察到,在141項參評的公共藝術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東西方對公共藝術理解的差異:
亞洲案例多著眼於從改善公共環境出發的裝飾美化功能,西方推薦的公共藝術項目則更關注人的公共生活精神與和諧境界的提升﹔亞洲公共藝術多從文化表現入手,西方公共藝術則偏重於從觀念出發﹔亞洲公眾把公共藝術看成是對藝術作品的賞析,注重結果,西方人把公共藝術看成是一種運作機制,更注重其過程和民眾的參與。
對此,有學者評論,中國的公共藝術與一些歐洲國家相比,還處於起步階段。從注重給予受眾結果的呈現,到注重讓受眾參與到公共藝術的創作過程中,中國的公共藝術顯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翁劍青教授看來,公共藝術是從土裡長出來的,應當屬於人民大眾。“當代藝術的生命力恰在於它對於社會日常生活的介入,對於地方環境及文化形態的積極干預。中國的當代藝術,已有了很好的開端。”
藝術就在我們身邊
4月13日至15日,中外專家還分別對正在進行的“上海地鐵公共藝術”、“上海世博園區改造”等幾個中國城市公共藝術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論証。
“上海的變遷是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最典型代表。提倡多元、開放的公共藝術與上海的城市精神相契合,能得到城市文化上的支撐。上海地鐵、世博園區改造兩大重頭項目規劃對於公共藝術的考量,就很好地印証了這一點。”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袁雯表示。
記者了解到,根據上海地鐵公共藝術整體規劃方案,上海會在22座地鐵車站建立藝術展示櫥窗、展位,360座車站內各出入口和通道、約3000節地鐵車廂,都將成為公共藝術綜合的空間。設想中的展示方式,既包括綜合材料、裝置、模型等實物和招貼、廣告、攝影、繪畫等平面展示,也有多媒體類:包括動畫、視頻、音樂、互動裝置和信息發布、兒童涂鴉、主題競賽等活動。據悉,利用每天有數百萬人流動的地鐵空間,營造城市文化氛圍、留住城市記憶,已成為上海的一項重點工作。不久前,吳冠中兩幅經典畫作《獅子林》、《玉龍山下古麗江》的高仿真作品就首次進入地鐵站廳展出﹔每周六、日在地鐵人民廣場的“地鐵音樂角”都有公共文化志願者舉辦的公益演出,很受市民乘客歡迎。
上海后世博園區的開發,也為公共藝術留了巨大空間。世博園區原有的交通主干道“世博軸”被改名為“世博源”,約19.6公頃的濱江土地,將建成集商務、會展、旅游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內獨一無二的超級商業廣場”。如何在空間開發中,留下可以觸動世博會這個“時代集體記憶的閘門”,也是擺在城市建設者面前的獨特文化課題。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