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報早讀>>熱點·視點·觀點

今年年底前,以IPv6為核心協議的下一代互聯網將開展小規模商用試點——

關注·IT熱點探趨勢①·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互聯網真的來了?

記者  喻思孌

2013年02月18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與“舊網”不能互聯互通,“新網”普及受挫

下一代互聯網的種種優勢,並沒有讓它很快普及開來,其中的關鍵是IPv6網與當前佔主導的IPv4網不能互聯互通——IPv6網用戶無法直接訪問IPv4網絡上的資源,反過來IPv4用戶也無法直接訪問IPv6網絡上的資源。

“這一問題不解決,將制約下一代互聯網建設和應用研究部署。”李星說。

第二代教育網目前的應用范圍還局限在高校,要在更大范圍內推廣則阻礙重重。沒有足夠多的用戶支撐,IPv6網絡的應用開發也不能得到有效開展。當前,IPv6網應用還集中在高校教育資源上,如大學數字博物館和高等學校招生網上錄取系統的升級。

不過吳建平也認為,過渡到下一代互聯網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下一代互聯網要既保持現有互聯網的優勢,又能解決互聯網發展面臨的挑戰和新問題。”

下一代互聯網有兩個最重要的“DNA”,一個是“向下”——能夠兼容所有網絡和各種電子設備﹔另一個則是“向上”——始終是為用戶應用自下而上開發的技術平台。這兩個“DNA”都是現一代互聯網所缺乏的。

不過,如何實現兩代互聯網的過渡並最終實現互聯互通,包括推進IPv6網的商業化應用進程,其技術方向上仍存在爭議。

李星認為,從電信運營商的角度看,解決地址不足問題,或許有三種方案:

第一,繼續使用IPv4:給用戶分配私有IPv4地址,通過翻譯技術共享IPv4公有地址,以解決IP地址耗盡問題﹔第二,建立IPv4和IPv6的雙棧網,但由於IPv4地址耗盡,即便使用雙棧,也需要給用戶分配私有IPv4地址,通過翻譯技術共享IPv4地址﹔第三是新建純IPv6網,通過IPv4/IPv6翻譯技術,解決IPv4/IPv6的兼容問題,實現與IPv4網絡的互聯互通。

“第一種方案不能從根本上解決IP地址不足問題,第二種方案成本太大,世界上隻要有任何一個區域用IPv4協議,你就要保留原有網絡,而且最終仍解決不了與IPv6間的切換問題。”李星說。由此看來,第三種建設純IPv6網絡,並與現有網絡互聯互通,是目前較為可行的方案。

李星認為,建設IPv6網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如果不能解決與IPv4網絡的互通問題,運營商的積極性不會高,因此建設IPv6網絡需要有國家經費的補貼。教育網中IPv6網的運營就得益於國家的補貼。

吳建平認為,當前向IPv6過渡困難很多,還有許多技術問題有待解決,但核心是社會認知與政府的支持,不能僅僅依靠市場來推動。

時間表迫近,亟待發力

不僅是中國,全世界在下一代互聯網普及路上都走得並不順暢。

“從全球范圍看,IPv6發展至今,其網絡規模不到IPv4的1/10,流量隻有IPv4的1%。”李星說。與此同時,推動互聯網由IPv4版本向IPv6版本演進過渡,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已成為全球共識,很多國家出台推進IPv6網建設的時間表。

困擾IPv4網和IPv6網互聯互通的問題,似乎也看到了曙光。李星帶領的研究組提出的無狀態IPv4/IPv6翻譯技術可以解決IPv4地址和海量IPv6地址空間的無狀態映射問題,以及不兼容的IPv4協議和IPv6協議的翻譯問題。通過在第二代教育網上的運行,証明了其原理和工程上的可行性,這有望解決向下一代互聯網過渡的世界性難題。

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在教育網上的試驗,也驗証了吳建平研究小組提出的真實源地址認証問題,這一方案為下一代互聯網可信與安全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吳建平說,從目前情況看,我國在下一代互聯網建設和研究的部分領域走在世界前列。而且教育網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現在需要加快IPv6網的過渡,為中國互聯網發展贏得先機。

上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熱點·視點·觀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