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廣東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陳宗文:
“四個一萬”讓工會更貼近職工
近日,廣東省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陳宗文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暢談了廣東省工會系統所推行的“四個一萬”工程情況。他表示,省總工會將認真總結經驗、鞏固已有成果,抓實在、辦實事、得實效,把“四個一萬”工程、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推向深入,努力構建服務職工的長效機制,努力構建樞紐型組織。
目的 改作風解決職工實際問題
南方日報:我省工會系統開展“四個一萬”工程的目的是什麼?
陳宗文:推進“四個一萬”工程,主要目的是為職工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推動解決實際問題。各級工會將對活動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門別類,能夠馬上解決的問題,不等不靠不拖,及時推動解決並進行跟蹤﹔需要長遠考慮的問題,積極進行溝通協調,推動研究制定相關措施,並把問題解決得如何作為衡量活動是否收到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重要標准。做到活動開展到哪裡,問題就解決到哪裡,哪裡開展活動,哪裡就有新變化,以實際行動取信於職工。
省總工會要求各級工會緊緊圍繞黨和政府關注的重點、職工群眾面臨的難點、社會發展進步的熱點安排和部署工作,把幫助困難職工、異地務工人員和勞務派遣工解決生產生活困難放在突出位置,推動就業、收入、社保、住房、醫療、教育等涉及職工群眾切身利益問題的解決,真正讓職工群眾得到實惠。不斷下移工作重心,把人力、財力、物力向基層傾斜,夯實基層工作,增強基層活力,努力使工會基層組織網絡覆蓋全體職工,使工會各項工作惠及全體職工。
機制 服務職工將制度化
南方日報:開展“四個一萬”工程是短期內的舉措嗎?如何建立長效機制?
陳宗文:開展“四個一萬”工程、服務職工活動不是一時之舉、短期之策,而是一項長期性任務、經常性工作,其重點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做到堅持不懈。
一是推動聯系點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通過開設微博、電子信箱,建立領導干部接待日、聯系點等方式,定期走訪企業和職工,進一步密切同職工群眾的聯系。按照“工會組織亮牌子、工會主席亮身份”的要求,促進工會組織與職工群眾“零距離”接觸。
二是強化調查研究制度。對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工會干部赴基層調研作出規劃安排,每年確保有一定時間深入基層,圍繞黨政大局、工會工作重點難點問題和職工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深入開展調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真實反映職工群眾的呼聲,促進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解決。
三是實現服務職工工作網絡化。推動全省幫扶中心(站、點)轉型升級為職工服務中心,完成縣級以上工會幫扶中心的規范化建設,構建以地級市職工服務中心為骨干,縣(區)級服務中心為支撐,鄉鎮(街道)、村(社區)和企業服務站、點為基礎的五級職工服務工作網絡。
四是健全協調勞資矛盾預警機制。加大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特殊職工群體不穩定因素的調研排查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患於未然﹔積極協助黨政妥善處理職工集體勞動爭議事件﹔繼續深化落實“接觸、引導、利用、改造”的工作方針,完善地方工會與有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協調機制。
五是加強維權機制建設。努力把工會法律服務律師團作為工會為職工服務的品牌做實叫響,進一步加大法律援助、法律咨詢等工作的力度。牢牢抓住勞動合同、集體合同、職代會這三個關鍵環節,推動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
目標 加快建設樞紐型組織
南方日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要求:要深化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培育發展和規范管理社會組織,創新人民團體的活動方式,構建樞紐型社會組織體系。這對工會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陳宗文:這要求工會系統在加快建設樞紐型組織上下功夫。發揮廣東省職工服務類社會組織聯合會的樞紐作用,積極參與創新社會管理。
一方面,按照法律和章程要求,履行好社會服務職能,著力在組織、引導、服務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找准樞紐型組織的新定位,不斷增強對職工服務類社會組織的凝聚力和帶動力,著力構建樞紐型社會組織工作體系。以服務職工群眾為出發點,以培育發展、規范引導職工服務類社會組織發揮作用為著力點,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為主線,立足工會組織特點和優勢,堅持凝聚職工群眾與引導社會組織並重,生產企業與生活場所並重,經濟訴求與社會訴求並重,戶籍職工與異地務工人員並重,充分發揮工會在聯系社會組織、提供社會服務、協調社會利益、化解社會矛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針對社會組織快速發育和我省開展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改革試點的新情況,主動與政府有關部門聯系溝通,對登記成立的涉及職工維權的社會組織嚴格把關。
(撰文:黃應來 姚文軍 編輯統籌:楊和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