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05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圖為劉學軍與部分受他資助的孩子們在一起。 |
他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一口京腔,為人直爽。
他是一個情動京城的好人,集很多傳奇色彩於一身:
23歲時,他從部隊復員。因為救火負傷,做了開顱手術,被告知隻能活兩三年。然而,連他自己也沒想到,如今已安然度過30年﹔
31歲時,他辦了病退手續,給自己找了一份“沒有工資的工作”,一門心思幫別人。如今,他到底做了多少好事?沒有人能數得清。
他做好事不圖回報不留名,但被他幫助過的人從未忘記過他,甚至在多年后找到了他。
他叫劉學軍,54歲,熟悉的人稱呼他“京城好人”、“雷鋒式的好公民”。
劉學軍家裡的牆上,貼著一張泛黃的“偉大戰士雷鋒”像,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65年印刷的,定價0.15元。這張雷鋒像已陪伴他47年。那是他剛上小學一年級時,聽老師講了雷鋒叔叔的事跡,跑到書店買的。后來,不管家搬到哪兒,“雷鋒”就跟著他走到哪兒。從那時起,“雷鋒精神”就像一粒種子,在他心裡發芽、生長……
塵封的往事
您還記得那20萬元巨款嗎?
2011年12月初,人民日報刊發通訊《一輩子像雷鋒那樣——“京城好人”劉學軍》,報道吸引了河北承德讀者海燕的目光。北京知春路一帶,姓劉的好人……看著報紙,一個念頭在海燕姑娘的腦海裡閃過:他會不會就是父親生前多次念叨的那個北京好心人呢?
上網搜索,打114詢問……幾經周折,她打聽到劉學軍的電話。電話接通了,像對暗號一樣,海燕姑娘確信:他就是4年前那個拾金不昧的好人!
“劉叔叔,您還記得那20萬元巨款嗎?”
海燕姑娘的話讓劉學軍的記憶回到4年前,2007年底那個寒冷刺骨的上午。
從承德老家帶著十幾個同鄉在北京完成了一個小工程的於師傅,高高興興結了20萬元工程款,准備回家過年。一不小心,卻把裝錢的塑料袋弄丟了!那可是十幾個工人一年的辛苦錢啊!銀行,賣煎餅果子的三輪車,公交車……來回找了大半天,寒風刮過京城的樹梢,在於師傅的心裡結成冰。
正當於師傅焦急萬分時,一個熱騰騰的電話打了過來。一個中年男人樂呵呵的聲音,問他有沒有丟什麼東西。
打來電話的正是劉學軍。當時,他去銀行取醫保卡的錢。因為有點餓,就去排隊買煎餅。過了一會兒,城管來了,賣煎餅的推起三輪車就跑,人都散了。他回頭一看,發現地上有個破舊的塑料編織袋,就撿了起來。打開一看,他嚇了一跳:是兩捆現鈔,百元一沓,十沓一捆,足足20萬元。
“太大意了!”劉學軍有點吃驚有點生氣。塑料袋裡有個身份証和小本本,還記著3個電話號碼。其中一個電話與身份証上的名字能對上,他就照著號碼撥了過去,電話就通了!
當劉學軍拎著20萬元出現在於師傅面前時,於師傅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他抽出一沓錢,塞到劉學軍手上,劉學軍堅決不要。那天,他跟熱情的承德弟兄喝了幾瓶“二鍋頭”,喝得大伙兒身上熱氣騰騰!
這件事,他從沒跟人提起。
2012年1月10日上午,天很冷。海燕姑娘拎了兩瓶酒,專程到北京劉學軍家裡登門致謝。她放下東西,朝著這個高個兒、平頭、戴眼鏡、穿軍褲的中年人,彎腰行下一個大禮:“劉叔叔,我代表父親和全家人來看您了!”
海燕姑娘說,那年春節父親回家過年后查出肝硬化,2009年過世了,“生前他多次提起這件事,讓我一定要找到您,當面表達謝意。”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