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 旭 侯琳良 馬 龍
2012年12月05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制圖:蔡華偉 |
閱讀提示
提起閱讀率,並不新鮮。但閱讀指數,所指為何?近來,多地推出自主研發的閱讀指數評價體系,左冠一個“獨家”,右加一個“首創”,讓人覺得雖新鮮,卻又有些摸不著頭腦。
從“率”到“指數”,其中經歷了怎樣的斗轉星移、更新換代?在既有的閱讀量化體系之中,“指數”一脈又將生出怎樣的花芽,抑或只是喬裝打扮的熟面孔?最關鍵的是,這一串數字,能否發揮格物致知的功效、勾勒閱讀生態的素描、提挈文化產業的走勢?閱讀指數,正待“深閱讀”。
測什麼
突破單一指標局限、化零為整,為總體比較開山辟路
不久前,江蘇省張家港市發布了“書香城市”建設指標評價體系,洋洋洒洒7個一級指標、44個二級指標和87個三級指標,包羅閱讀設施、閱讀活動、閱讀資源等各個方面,有專家稱其為“以全民閱讀為抓手、第一個覆蓋城鄉的綜合建設指標”。
無獨有偶,在11月初,湖南第二次公布了“城市閱讀指數”,給省內各市州的閱讀情況排排座、張張榜。
“量化”閱讀的議題,早在今年兩會期間,就成為輿論焦點:13位政協委員聯合提出,“將城市閱讀指數納入文明城市指標體系”。
“閱讀指數就是閱讀率吧。”很多人會把閱讀指數簡單地等同於某一項指標。但是,相較於每月讀幾本書、有多少人讀書這樣便於理解的表述,閱讀指數顯得復雜許多。
“閱讀指數就是一個集合,它把閱讀意識、閱讀時間、閱讀花費等各項具體指標按照一定規則組合在一起,得出綜合反映居民閱讀情況的數值。”湖南城市閱讀指數課題項目經理、開卷研究咨詢部經理薛蕾如此定義閱讀指數。
長沙市67.8、衡陽市67.2、永州市66.7……這是今年新鮮出爐的湖南城市閱讀指數,也是薛蕾等人的研究成果,反映各個城市居民的閱讀水平。
其實,在城市閱讀指數出爐之前,國內已經有了一個頗為知名的閱讀調查: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這項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執行的課題,每每耗時半年有余,調查讀者接近2萬人,走訪城市數十個,對於很多關注新聞出版行業的人來說,這項調查結果的公布已是一場“約會”。
閱讀率是多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是多少、媒介接觸時間是多少、國民平均能承受的出版物價格是多少,這些問題都能在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中找到答案。城市閱讀指數會不會只是這項調查的微縮版,甚至只是“閹割”版?
“全民閱讀調查提供的更多是直觀的數據,但是,用於省份或城市之間的比較,並不契合。”薛蕾分析道,如果要比較北京和上海的整體閱讀水平,單靠閱讀率、閱讀量這樣的項目,很難說出高下,而閱讀指數就提供了整體對比的可能。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