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開創高校社科發展新局面

2012年11月23日11:03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科學發展 勇擔使命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 朱善璐

  黨的十八大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體任務,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大學肩負著黨和國家賦予的光榮使命,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提供有力支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要在構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對一些重要學科的建設與發展作出實質性貢獻,形成若干具有北大風格、北大水平的人文社會科學學派,為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服務。

  要持續關注重大現實問題,切實發揮人文社會科學社會服務功能。構建若干具有重大影響、享有國際聲譽的協同創新平台和專題思想庫,為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決策依據和理論支撐。

  要進一步拓展國際視野,提高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影響力。逐步改變國際學術文化領域“西強我弱”格局,努力把中國理論和主張融入國際主流話語體系,逐步掌握國際學術話語主動權,為中華文化走出去作出貢獻。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進道路上,在中國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今天,高校必須積極回應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國家重大決策,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的理論研究,積極服務於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布局,努力成為新興產業的促進者,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學習型社會的引領者,國家決策的智囊團和思想庫。

  內涵發展 創新驅動 實現時代擔當

  南京大學黨委書記 洪銀興

  黨的十八大報告“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為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指明了方向。哲學社會科學界必須滿懷使命感和責任感,堅持走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新為驅動,以質量提升為目標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堅持創新驅動,推進學科與基地建設。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必須堅持創新驅動,以創新引領發展,以創新推動發展。當前高校的“協同創新”已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南京大學結合現有學科特色和優勢,以“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為目標,通過校校協同、校所協同、校企協同、校地協同、國際合作協同等“五大協同”,探索開放、集成、高效的新型合作模式。同時,著力於打造覆蓋面較為寬廣的學科集群,推動文、理、工之間的深度交叉與融合。

  堅持質量導向,鍛造優質師資與科研精品。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需要重質量,重內涵式發展。南京大學本著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原則,一方面建立全球公開招聘制度,實施“高層次學科帶頭人獎勵計劃”,啟動“登峰人才支持計劃”﹔另一方面加強優秀人才的培養,構建一支結構合理的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體系。同時,學校將通過中長期跟蹤扶持、減化考核密度、優化評價體系等方式,鼓勵學者以更長遠的眼光和耐心,為文化建設事業獻力,培育具有重要顯示度和影響力的成果。

  堅持內涵發展,打造哲學社會科學的“南大學派”。南京大學遴選出了8支“人文社會科學優秀學術團隊”,同時,通過凝練優勢學科方向、打造特色科研基地等方式,逐步培育形成中國古代文學、民國史研究等一批富有特色和生命力並能引領學術風潮的學術群體,致力於打造有個性、有影響、有貢獻的“南大學派”。

(責編:李晨陽、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