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陳雨露
十八大為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中國人民大學要以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為契機,加快建設“人民滿意、世界一流”大學進程,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以理想信念為旗幟,凝聚師生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是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兩個“百年夢”的必由之路。我們將有針對性地增強師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引導師生團結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旗幟下。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推進事業健康發展。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我們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處理好內涵發展與規模擴張、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傳統學科與新興學科的關系,保証學校健康可持續發展。
以人民滿意為尺度,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教育是民生之本,事關人民的福祉。我們要始終把“人民滿意”作為辦學的價值尺度,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努力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以立德樹人為理念,培養厚重創新人才。解決好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的重大問題,是教育工作的永恆主題。我們將堅持立德樹人理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厚重為核心構建人才培養體系路線圖,推進人才培養機制改革,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實踐能力。
以服務現實為導向,建設國家一流智庫。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和總體布局,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課題。我們將發揮優勢,依托協同創新中心和重點研究基地,建設中國一流智庫,努力推出更多有針對性、有分量的理論成果和政策建議。
以傳承創新文化為使命,助推文化強國建設。大學是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肩負著文化傳承創新的職責與使命。我們要依托傳承創新平台,不斷提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國際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以提升素質為目標,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未來取決於青年教師隊伍。我們要重視青年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關心青年教師的健康成長,解決青年教師的實際困難。
以堅定的理論自信推進理論建設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吉林大學教授 孫正聿
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就要明確理論使命,堅定理論自信,增強研究和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明確理論使命。理論是思想中的現實。任何重大的理論問題都源於重大的現實問題,任何重大的現實問題都深層地蘊含著重大的理論問題。研究和講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首要的就是系統地闡述當代中國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就是要有理有據地回答當代中國為什麼“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就是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變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堅定理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以人為本”的理論,是為人民謀幸福的理論,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因而會“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不斷地賦予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實踐特色、時代特色、民族特色,努力地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就會永葆馬克思主義的勃勃生機。
深化理論研究。理論研究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博大的人文情懷和敏銳的問題意識。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捕捉和發現時代性的重大問題,並以理論的方式直面現實,才能真正地推進理論研究。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我們必須用科學發展觀去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用科學發展觀推進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實踐,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的實踐。
推進理論隊伍建設。一個國家的理論水平、學術水平,一個重要標志在於學者的研究成果﹔而學者的研究成果的水平,取決於學者以其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所形成的理論創造力。我們要學習錢學森的科學精神,“姓錢不愛錢”,“離經不叛道”。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嚴肅的學術研究和科學探索,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不背離實事求是的根本要求,不背離面向現實的理論旨趣,不背離勇於創新的批判精神,不背離人類解放的價值訴求,在研究和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進程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