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更高質量就業怎樣實現(民生三問·十八大熱詞②)

對話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信長星

2012年11月22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二問 質量和數量,哪個該先抓?

記者: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我們還面臨哪些難題和挑戰?

信長星:黨和國家一直重視在擴大就業的同時提升就業質量。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積極就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結構不斷優化﹔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形成,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實現重大突破,社會保險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職工工資水平穩步提高﹔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逐步完善,勞動關系總體保持和諧穩定。

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我國在擴大就業和提高就業質量方面還面臨一些難題和挑戰。

從國際看,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我們擴大就業、穩定就業的不利影響仍在持續。

從國內看,經濟增速趨緩,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依然很大﹔社會保障體系在體現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証可持續性等方面均有待加強﹔勞動者利益訴求發生新的變化,勞動關系調整體制機制尚不完善﹔部分勞動者就業能力難以適應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就業公共服務能力還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為此,我們還需要加倍努力。

記者:過去我們一直強調就業數量的增長,每年會確定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等一系列發展目標。如今,在就業總量壓力仍然很大的前提下謀求“更高質量的就業”,該如何處理數量增長和質量提高之間的關系?

信長星:這兩者是有機統一的,不可偏廢,應當擴大規模、提升質量並重,讓“量”與“質”協同發展。

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過去、現在和將來,解決好就業問題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勞動力供求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並存、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相互疊加、城鎮就業壓力與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壓力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交織的基本狀況難以改變,促進勞動者充分就業仍然面臨著巨大的現實壓力。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的前提,還是要在發展的基礎上擴大就業規模。

國際上評價就業質量時,一般也是先要看就業機會的獲得。如果失業率較高,大量勞動者得不到就業機會,就談不上提升就業質量。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存在大量失業人員,相當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那麼即使少數人就業狀況再好,對整個社會而言,就業質量自然不能說是好的。

我們要推進就業“量”與“質”的共同發展,互促共進,良性互動。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楊麗娜(實習)、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