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胡錦濤同志在這次大會上的重要報告,認真總結過去五年和十年的工作及經驗,精心描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宏偉藍圖,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大會和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選舉產生了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為全黨全國人民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筑就了堅實的政治和組織基礎。黨的十八大是一次高舉旗幟、繼往開來、團結奮進的大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干部通過各種形式,掀起了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熱潮。全總及時發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先后召開了全總機關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會議、全國工會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電視電話會議,還將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輔導報告會等一系列活動。我們今天召開的這個座談會,也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一個重要舉措。下面,我圍繞會議主題,講幾點意見。
一、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認真總結工會工作主要成績與經驗,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黨的十六大和工會十四大以來,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王兆國同志的直接領導下,各級工會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和制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牢牢把握當代我國工人運動的主題,在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發展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第一,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和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形成和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各級工會組織引導廣大工會干部和職工群眾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講話和中央重要文件,認真學習貫徹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工運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始終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保持高度一致,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適應我國經濟關系、勞動關系和職工隊伍的發展變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以理論創新推動體制、工作創新,探索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這條道路是工會歷屆領導和廣大工會干部集體智慧的結晶。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王兆國同志對這條道路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站在歷史發展和時代要求的高度,敏銳地把握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團結帶領各級工會組織銳意進取、攻堅克難,開創了工會工作的新局面,把中國工運事業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黨中央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黨中央對工會長期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的充分肯定。各級工會組織和廣大工會干部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開展學習宣傳實踐工會發展道路活動,努力破解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加強工會組織建設、激發基層工會活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力地促進了工會工作的創新發展。
第二,大力弘揚工人階級偉大品格和勞模精神,團結動員廣大職工為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貢獻。各級工會組織以勞模和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和崇高精神,激勵廣大職工勤奮勞動、誠實勞動、創新勞動,掀起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熱潮,為圓滿完成載人航天、深海探測、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京滬高鐵等重大任務,奮勇奪取抗擊南方部分地區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災害斗爭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各級工會廣泛開展“共同約定行動”,促進企業和職工和衷共濟、共克時艱,推動了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2011年,全國開展勞動競賽的企事業單位工會47萬個,參賽職工7325.6萬人次。發揮工會“大學校”作用,深入實施全國職工素質建設工程,促進職工隊伍思想道德、科學文化、技術技能素質全面提升。
第三,協助黨政積極解決廣大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促進職工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伴隨著體制轉軌、經濟轉型、企業轉制,職工群眾特別是困難職工權益實現遇到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工會維權工作任務艱巨繁重。各級工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樹立“以職工為本、主動依法科學維權”的維權觀,落實“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企業工會工作原則,推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切實維護職工群眾合法權益。積極參與《勞動合同法》等數十部勞動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依法推動企業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截至2011年,全國簽訂集體合同180.2萬份,覆蓋職工2.24億人,約為2002年的4倍。推動健全廠務公開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截至2011年,全國建立職代會制度的企事業單位278.1萬個,約為2002年的9倍。全國縣及縣級以上地方工會建立了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工會送溫暖和幫扶工作逐步實現常態化、長效化,10年來慰問困難職工家庭6315萬戶(次)。深入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幫助職工解決生產生活困難,受到普遍歡迎。2012年以來,各級工會就組織100多萬名工會干部走訪企業40多萬家、困難職工和勞模91.35萬戶,為職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9.5萬多件。
第四,積極加強工會對外交往和港澳台工作,推動形成公正合理、民主和諧的國際工運新秩序。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后,中國工會緊緊抓住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工人權益旗幟,堅持“獨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異、加強合作、增進友誼”工會外事工作方針,審時度勢、積極作為,主動加強同各國和地區、國際性工會組織的交流交往,取得了顯著成績,扭轉了長期以來的不利局面,國際影響不斷擴大。到2011年底,已與400多個國外工會組織建立了多種形式的友好合作關系。創立並8次成功舉辦“經濟全球化與工會”國際論壇,先后有來自89個國家和地區、146個工會組織的數百位工會領導人參加。中國工會代表在第100屆國際勞工大會上高票當選國際勞工組織理事會工人組正理事,實現自1983年中國恢復參與國際勞工組織活動以來首次突破。加強與港澳台勞動界和工會組織的交流,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積極貢獻。
第五,著力推進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建設,努力把工會組織打造成職工群眾信賴的“職工之家”。針對企業改制過程中一些地方出現的工會組織斷層、工會工作斷線、工會會員流失的現象,各級工會組織以夯實工會組織基礎、激發基層活力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建會力度,努力擴大工作覆蓋面、增強組織凝聚力。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截至2011年,全國工會會員數達到2.59億人,約為2002年的2倍﹔基層工會232萬個,是2002年的2.5倍。加強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開展“工會組織亮牌子、工會主席亮身份”活動,推行“維權上提一級,服務下沉一級”和“上代下”工作模式,完善基層工會主席民主產生機制,深入開展建設“職工之家”活動。全面提升工會干部能力素質,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扎實、作風過硬、廉潔自律的工會干部隊伍。產業工會、女職工、財務、經審、資產管理、信息、統計等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十年來工會工作取得的重大成績充分証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是成功之路、勝利之路、必由之路,我們要始終堅定信念、充滿信心,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展。這些成績,是黨中央正確領導和各級黨政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工會歷屆老領導老同志打下基礎、繼續關心的結果,是廣大職工和工會干部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全總黨組、書記處,向各級黨政領導、向工會老領導老同志、向廣大職工和工會干部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