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期刊選粹>>黨史縱覽
三字詳解孟良崮戰役 (3)
 許 述   張冬梅
2006年12月06日08:46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快”──三天全殲王牌師

  從13日黃昏到16日下午,華野僅用3天時間就達到了戰役目的,不可謂不快。12日晚到13日,在華野秘密調兵遣將期間,敵七十四師已進佔馬山、邁逼山、大箭,離坦埠僅6裡之遙,准備次日凌晨發動總攻,完全不知自己將遭受滅頂之災。13日黃昏,華野各路縱隊開始行動,到14日上午,初步完成了對七十四師的合圍。我第四、第九縱隊頂住了七十四師的猛烈攻勢,並發起反攻,佔領黃鹿寨、佛山、馬牧池及隋家店﹔我第一縱隊第三師攻佔曹庄,阻擊敵六十五師,其主力佔領黃斗頂山、堯山、天馬山、蛤蟆崮和界牌,切斷了敵七十四師和二十五師的聯系﹔我第八縱隊則進佔桃花山、磊石山、鼻子山和老貓窩,隔絕了敵七十四師與八十三師的聯系﹔我第六縱隊在12日14時接到命令后,即星夜疾進,於14日凌晨抵達觀上、白埠,離垛庄西南僅20余裡。其他各路阻擊部隊也按計劃到達各自指定位置,解除了主攻部隊的后顧之憂。其中,第一縱隊13日黃昏至14日晨的穿插非常驚險,據時任第一縱隊司令員的葉飛回憶:

  由於兩軍過於靠近,我親眼看到山地敵軍的運動。敵人在山岡,我軍在山坡,我知道他們是敵軍,敵軍卻以為我軍是友鄰整二十五師,不吆喝口令,不打槍,坦然前行。當時暮靄濃重,視線不清。這時機是稍縱即逝的,決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猶豫。如果猶豫了,部隊停下來,敵人就會發覺是 “共軍”,火力一壓,處境就十分危險,那就麻煩了。

  張靈甫的一個參謀后來也回憶說:

  張靈甫與蔡仁杰在巡視陣地。濃霧之中,隱約可見有一支部隊在山下活動。蔡仁杰感嘆道:“想不到黃百韜行動如此迅速,這麼快就趕上了我軍。不錯,有長進!”張靈甫把他慣用的手杖往腿上一橫,不以為然地說:“他黃百韜再長進也長不到哪裡去。”蔡仁杰接著罵道:“媽的,黃百韜這家伙怎麼也不打聲招呼,就這麼偷偷摸摸地在我們眼皮子底下調兵遣將?”張靈甫卻大度地擺擺手,說:“算了,跟上來就好,咱們別同他計較這些小事了,由他去吧!”

  開始,張靈甫還認為華野於13日夜間的進攻是局部反擊,仍然准備進攻坦埠,但當他得知馬牧池被華野奪回時,開始猶豫了。14日上午10時,張靈甫又得知天馬山被華野佔領,垛庄附近也有華野部隊在活動,才意識到自己處境危險,開始后撤。七十四師在后撤中雖然遭到華野各路圍攻縱隊的全速追擊、側擊、截擊,但若全力回撤也不是沒有可能與最近的八十三師或二十五師會合,但張靈甫既不願意投靠他的死對頭李天霞,也不想向黃百韜靠攏,以貽笑柄,最后聽從了副參謀長李運良的建議,堅守孟良崮,等待外援,企圖中心開花,裡應外合,乘機殲滅華野主力。

  15日拂曉,我第六縱隊比規定時間提前8小時攻佔了界牌和垛庄,縫合了口袋的唯一缺口,徹底斷絕了七十四師的退路,至此,華野5路縱隊完全形成了對七十四師的合圍。

  面對這一局勢,蔣介石既憂且喜,憂的是他的王牌師處於絕地,喜的是可以以此為良機,一舉聚殲雲集在七十四師周圍的華野部隊。所以,他一面命令張靈甫固守,一面急令附近的第十一、六十五、二十五、八十三、四十八師和第七軍等10個師的兵力火速赴援。對雙方來說,時間就是生命,華野因此加強了內攻外阻。經過14日晚的徹夜猛攻后,粟裕於15日下午13時命令各路圍攻部隊從四面八方發起總攻。七十四師漸感不支,先后向南、西、東3個方向突圍,但均告失敗,當晚被壓制在五二〇高地至蘆山之間東西3公裡、南北2公裡的狹窄山區。此處草木少,水源缺,而國民黨飛機空投的水囊、食物和彈藥又大多落入華野陣地,七十四師陷入絕境。華野15日晚的快節奏持續進攻使七十四師處於崩潰的邊緣,據《國民黨第一兵團孟良崮戰役戰斗詳報》記載:

  “我軍完全退守山地以后,飲料斷絕,渴不可支,體力漸弱,各種火炮以俯角全失,效力降低,且陣地毫無遮蔽,全受共方火制。而山地概系岩石,匪方射擊威力倍增,人馬損害更大,尤以我軍騾馬及雜役兵夫,受敵炮火驚擾奔竄,引起部隊混論,致使掌握困難,匪軍因得自各方滲入”。

  16日晨,湯恩伯以近乎哀求的口氣向各路部隊乞援:“我張靈甫師連日固守孟良崮孤軍苦戰,處境艱危,我奉令應援各部隊,務須以果敢之行動,不顧一切,星夜進擊,破匪軍之包圍,救袍澤於危困,以發揚我革命軍親愛精誠之無上武德與光榮,豈有徘徊不前、見危不救者,絕非我同胞所忍, 亦恩伯所不忍言也。”上午8時,蔣介石也向各路增援部隊發出手令:“山東共匪主力,今晚向我軍傾巢出犯,此為我軍殲滅共匪完成革命唯一之良機……如有萎靡猶豫,逡巡不前或赴援不力……定以畏匪避戰、縱匪害國、貽誤戰局,嚴究論罪不貸。”


  但讓七十四師望穿秋水的援軍表現又怎麼樣呢?戰役開始前,張靈甫曾在給蔣介石的電文中稱:“以國軍表現於戰場者,勇者任其自進,怯者聽其裹足,犧牲者犧牲而已,機巧者自為得志,賞難盡明,罰每欠當,彼此多存觀望,難得合作,各自為謀,同床異夢,匪能進退飄忽,來去自如,我則一進一退,俱多牽制,匪誠無可畏,可畏者我將領意志之不能統一耳。”不料,此話果然在張自己身上再次得到驗証,多路援軍不是“馳援”,而是“遲援”。時任國民黨八十三師第十九旅第五十七團團長的羅文浪記憶猶新:

  李天霞爭當整編第五軍軍長既未成功,對張靈甫更加嫉妒,而且他個性狡猾,打仗時慣於保存實力(自詡為打巧仗,不打硬仗)。因此,他不照蔣介石命令派出部隊,隻令整編第十九旅第五十七團派團附1員,率兵1連,攜帶報話機1部,冒充旅部番號,進出沂水西岸游擊。

  戰至上午,華野攻佔雕窩、五二〇和五四〇高地﹔午后又佔蘆山,將七十四師殘余壓縮至孟良崮六〇〇高地中間谷地﹔16時又佔六〇〇高地﹔18時克孟良崮山頂,師長張靈甫、副師長蔡仁杰、五十八旅旅長盧醒被打死,五十一旅旅長陳傳均、五十七旅旅長陳噓雲和五十八旅副旅長賀翔章等被俘。為擺脫危險,盡快撤離,粟裕命令迅速清理戰場,卻發現該地區仍有電台活動,而上報的戰俘數字又與七十四師的建制出入甚大,於是命令搜山。結果發現七十四師一個旅的殘敵正在孟良崮和雕窩之間的一個山谷集結,准備突圍。華野第四、八、九3個縱隊克服疲勞,再次兜剿,肅清了這7000余人,最終實現了全殲。華野各縱隊剛撤離,國民黨軍增援部隊的炮彈就炸響在孟良崮山岡。

  戰役結束后,蔣介石哀嘆:“以我絕對優勢之革命武力,竟為劣勢烏合之匪眾所陷害,真是空前的大損失,能不令人哀痛?”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王耀武也表示“對七十四師之失,有如喪父之痛”。結果,湯恩伯被撤職,黃百韜被撤職留任,李天霞被撤職並交軍事法庭審判,連參謀總長陳誠也因指揮不當,受到停職察看的處分。

  應該指出的是,孟良崮之役中,華野也付出了相當代價。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間,敵我傷亡平均對比數為1.26︰1,孟良崮之役華野傷亡12189人,傷亡對比數約為1︰1,比同期敵我傷亡平均對比數高出0.26個百分點。所以,毛澤東在1947年5月22日為中央軍委起草的給華野的電報中在肯定此役“意義極大”的同時,也委婉指出:“殲滅七十四師,付出代價較多。” 

(《黨史縱覽》授權人民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 【2】 【3】 

  
來源:zzzzzz (責編:蔣榮華)

 相關新聞
· 參加過長征的安徽籍將領名錄 [2006-11-07 08:52:07.729375]
· 長征路上的《紅星》報 [2006-11-14 08:29:37.243808]
· 蔡元培與中國共產黨 [2006-11-21 08:38:48.696181]
· 蔡元培與中國共產黨 (2) [2006-11-21 08:44:43.678591]
· 革命伴侶 模范夫妻 [2006-11-03 08:11:53.279129]
· 蔡元培與中國共產黨 (3) [2006-11-21 08:44:43.99259]
· 《黨史縱覽》2006年第11期目錄(總第212期) [2006-11-21 09:08:12.609719]
· 長征路上的洪學智 [2006-11-06 10:00:53.264016]
· 參加過長征的安徽籍將領名錄 (2) [2006-11-07 08:55:34.872537]
· 賀龍題寫的錦幛 [2006-11-08 09:01:43.347145]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