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期刊選粹>>中共黨史研究
李先念與全面整頓
程 振 聲
2006年10月24日08:22 【字號 】【留言】【論壇】【打印】【關閉
  批“四人幫”

  整頓工作的最大阻力來自江青集團。四屆全國人大剛開過,江青集團打著“學習理論,反修防修”的旗號,繼續進行篡黨奪權活動。3月1日,張春橋在全軍各大單位政治部主任座談會上講話,以談學習理論為名,提出經驗主義是主要危險。隨后,江青、姚文元也在各種場合叫囂現在的主要危險不是教條主義,而是經驗主義,把矛頭指向周恩來,壓制堅持工作和重新工作的老一輩革命家及老干部。4月23日,毛澤東回京不久,對江青一伙批經驗主義問題進行了批評。4月27日,中央政治局開會,傳達並研究貫徹毛澤東的批示精神。會上,鄧小平、葉劍英等在發言中嚴詞批評了江青等人自1973年以來屢次伺機發難,把矛頭指向周恩來的錯誤。江青等人拒絕批評,反誣這次會議是對他們搞“突然襲擊”,搞“圍攻”,是1970年“廬山會議的再現”,“是翻前年12月會議的案”。

  5月3日,毛澤東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對批經驗主義,承擔責任。他強調要堅持“三要三不要的原則”,批評江青等人借批所謂“經驗主義”,搞宗派活動,在“批林批孔”中“三箭齊發”等方面的錯誤。告誡他們不要搞“四人幫”,要守紀律,要謹慎,不要個人自作主張。毛澤東又說:“我看問題不大,不要小題大作,但有問題要講明白。上半年解決不了,下半年解決﹔今年解決不了,明年解決﹔明年解決不了,后年解決。”(《毛澤東傳(1949-1976)(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1731∼1733頁。)


  李先念聽了毛澤東對“四人幫”的批評和要解決“四人幫”問題,心裡很高興,進一步增強了同“四人幫”斗爭的決心和信心。

  由於周恩來因病不能主持政治局會議,決定由王洪文負責召集,而王洪文一拖再拖不開會。周恩來在同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商量后,於5月21日致信在京政治局成員,說明前一時期江青、張春橋、姚文元提出反“經驗主義”的經過,點明即將召開批評“四人幫”的政治局會議的主題。

  經毛澤東批准,鄧小平於5月27日,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對“四人幫”進行批評。鄧小平作中心發言。他首先談了對毛澤東5月3日講話的理解,指出:主席這篇講話,對我們黨非常重要,因為主席是對政治局講的。主席提出要政治局安定團結、“三要三不要”,聯系批評宗派主義、“四人幫”。這是很重要的原則問題,需要好好討論。在談到4月27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對江青等的批評時鄧小平指出:有人說,這次會議上的講話過了頭,還有人講是突然襲擊、圍攻。其實,40%也沒有講到,有沒有20%也難講。因而談不上“突然襲擊”、“過頭”的問題。無非是講了歷史上路線斗爭,沒有什麼過。這裡有三件事,需要講清楚:一是前年12月會上提出“第十一次路線斗爭”,二是批林批孔又批“走后門”,三是學習理論又提出批經驗主義。倒要問一問這是為什麼?不講明白,沒有好處(《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第49頁。)。

  鄧小平等發言后,李先念發言。他針對江青一伙說的27日批評他們“過了頭”,搞“突然襲擊”,“圍攻”,指出:“我認為沒有過分,沒有越軌”﹔把經驗主義當做“主要危險,與七屆二中全會、九大、十大路線不符”﹔對毛澤東關於安定團結的指示,“有人借口壓制群眾,傳達慢了”﹔把1973年12月的會議說成是“十一次路線斗爭”,是錯誤的。李先念還講到上年11月6日毛澤東同他談“四人幫”問題時說:主席“叫他們不要搞,他們還要搞”。李先念贊成周恩來、鄧小平的意見,表示:“隻要求同志們講清楚,這是安定團結的基礎”(《張春橋,姚文元記錄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情況》(1975年5月27日)。)。

  自“文化大革命”以來,江青一伙一直揮舞棍子、帽子對著別人,整別人,李先念身受其害,他怒過,頂過,而更多的時候是同他們周旋,“敷衍”他們。這次,他在中央政治局會上直面“四人幫”,嚴厲批評他們,還是第一次。他后來回憶說,那時心情很激動,是幾年來批評“四人幫”最激烈、最痛快的一次。根據多年的經驗,毛澤東雖然批評了“四人幫”,但李先念心中還是無底,於是散會后又和鄧小平交談。鄧小平說,情況發展如何,還要看。

  6月3日,鄧小平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批評“四人幫”。葉劍英就上次會議上鄧小平發言中提出的“三件事”,作了長篇發言,尖銳地批評、質問“四人幫”。“四人幫”被迫在會上作了“自我批評”。會后,王洪文、江青迫不得已寫出書面檢討。

  在毛澤東的支持下,同“四人幫”進行的這場斗爭,以周恩來、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勝利而暫告一段落。雖然同“四人幫”的斗爭還遠未結束,以后的斗爭還將更加復雜和激烈,然而這一暫時的勝利,為全面整頓奠定了重要基礎,也使李先念后來參與徹底解決“四人幫”問題有了政治思想准備。

(《中共黨史研究》授權人民網發布,請勿轉載)

【1】 【2】 【3】 【4】 【5】 

   
 
來源:zzzzzz (責編:蔣榮華)

[打印正文]  [給編輯寫信]  [E-mail推薦]
留 言 區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人民網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人民網留言板發表的言論,人民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4.如您對管理有意見請向留言板管理員或人民日報網絡中心反映。
我要留言:
用戶名:
密  碼:
        到強國社區注冊
     
 

鏡像:日本  教育網  科技網
E_mail:cpc@peopledaily.com.cn 新聞線索:cpc@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報社概況 | 關於人民網 | 招聘英才 | 幫助中心 | 廣告服務 | 合作加盟 | 網站聲明 | 網站律師 | 聯系我們 | ENGLISH 
京ICP証000006號|
網上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証(0104065)| 京朝工商廣字第0394號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