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綜合報道

問題官員“復出門”事件:領導問責辦法應透明 (3)

2009年03月26日07:58   來源:央視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王錫鋅:

  我們的確有一些標准,比如說關於黨政領導干部的任免條例中,包括我們的《公務員法》中,對幾種現在常見的問責形式,比如說像引咎辭職、責令辭職。

  主持人:

  我們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您剛才提到,領導成員因為工作嚴重失誤、失職,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的,或者對重大事故負有領導責任的,應當引咎辭職,辭去領導職務,我覺得這些東西是說得挺重的,但是這裡面……

  王錫鋅:

  主觀判斷的標准太大了。

  主持人:

  說的就是,所以我就說這個問題,模糊的一個標准,讓人家怎麼執行呢?

  王錫鋅:

  這兩者是有聯系的,所以一方面是因為本身定的判定的標准過於主觀化。

  另外一方面,問責制現在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是封閉的,在行政系統和黨政系統內部的這種封閉性,導致外在很難監督,這就使原來本來就比較寬泛的標准,在執行的過程中,更可能由於關於內部的操作,而導致走樣的風險。

  主持人:

  剛才我們說到的是《公務員法》,涉及到引咎辭職的,這些我們看一下法律法規和規定。還有一個,《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說引咎辭職、責令辭職,還有降職的干部,在新的崗位工作一年以上,成績突出,符合提拔任用條件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重新東山再起。這個您理解,這是一個模糊的標准,還是一個比較清晰的標准?

  王錫鋅:

  應該說這個規定,我覺得剛才特別強調了一點,實績跡突出,這裡面實際上是可以延伸出官員在被問責以后,復出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就是必須要有實績,而且還必須是突出的。

  另外,符合了這一實績以后,還要按照有關規定,請注意,這裡有關規定其實是我們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的工作條例,那就是民主推薦、組織考察、討論決定、任職的公示,這四個可能是最主要的程序,所以我們剛才看到,已經有一些基本的條件和基本的程序,我們在進一步的實行中,其實就是如何把這些基本的條件和程序具體化。

  主持人:

  王教授,咱們不妨借著一個是黑磚窯,一個是瓮安事件中被撤職的這兩個干部,他們的命運,我們不妨看一下,他們怎麼處理他們而引發的一些爭議。

  解說:

  王振俊,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原副縣長,兩年前因黑磚窯事件被撤職,如今,他再一次成為了新聞人物。
【1】 【2】 【3】 【4】 【5】 【6】 【7】 【8】 

   
 
(責編:董宇)


相關專題
· 新聞鏈接庫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