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09:35 来源:光明日报
五年的时间,对于青藏高原,是地质构造变化里的短暂瞬间,对于满山遍野的格桑花来说,是五度的枯荣,而对于生活在西藏的人们,却是生命旅程中非同寻常的时光。
这五年,古老的青藏高原充满变化与生机,纯朴的西藏百姓洋溢着砥砺奋进的豪情和幸福。摆脱了贫困的尼玛笑了,战胜疾病的扎西笑了,在内地著名大学读书的桑珠笑了,演出古朴鲜活藏戏的顿珠笑了……这一个一个普通人的笑脸,洋溢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间。
在西藏做个幸福的农民
拉萨曲水县三有村有三位尼玛:尼玛大娘、尼玛小伙和尼玛村主任。
2016年6月,还住在色麦村的尼玛大娘接到政府通知——全家搬到三有村去!
三有村是政府为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贫困户建设的新村庄。
搬还是不搬?全家人有些犯愁:搬,在色麦村生活了几十年,住惯了,乡里乡亲都熟悉。不搬,现在的居住环境差、交通不便。
再三犹豫,最后还是决定,相信政府,搬!
尼玛大娘一家来到三有村,寻到了自己的新家:一栋独院的藏式二层小楼,墙面刷白浆、雕花,藏式红底白格花纹点缀屋檐,黑色边框落地窗迎着太阳闪光。尼玛大娘说:“这下心里踏实了。”打从心底里发出的幸福笑容洋溢在尼玛大娘古红色的面庞。
“三有”意为有房子、有就业、有健康。
搬过来没多久,尼玛村长就来给尼玛大娘一家安排工作了。尼玛大娘每天去同期建设的养殖场里喂牛,女儿到村幼儿园教小朋友,丈夫继续做给家具画画的老本行,一家人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前几个月,邻居尼玛小伙当了爸爸,乡里乡亲都去庆祝,新邻里们相处得其乐融融。尼玛大娘的顾虑都打消了。
上个月,外乡的亲戚来尼玛大娘家里探望,看着他们的新生活,亲戚们感慨:“你们搬对了!”
西藏有12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也是全国最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治区政府近年将财政收入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46万户、23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舒适、宽敞明亮的新房。西藏的村庄悄然改变。
所谓授人以渔,发展产业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
工布地区藏居有一个特点,厨房和客厅在同一个宽大的空间内。林芝鲁朗县罗布村,漂亮的主妇卓玛正在厨房里煮酥油茶,炉子上煮开的茶转身就进了客人的茶杯,香气四溢。
结婚后,卓玛和村里的多数妇女一样没有收入来源,为了贴补家用,她曾经到附近的工地上像男人一样扛过沙袋。
罗布村位于318国道附近,又靠近鲁朗小镇等著名风景区,交通便利,风光旖旎。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帮助罗布村发展旅游产业,开发藏式民宿旅游。
2015年,政府帮卓玛和村民把房子装饰一新,为客房配置起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家庭旅馆开张了。
有了新工作,卓玛浑身充满干劲,把自家院子变成了花园,把房间打扫得干净整洁别具韵味,并为客人提供卫生可口的藏餐。“我们最喜欢卓玛煮的酥油茶。”来到这里的客人们对卓玛的手艺赞不绝口。卓玛把家庭旅馆风风火火地经营起来,到今年8月底旅馆收入已达8万元。
全村80户人家,现在已经开办了49家家庭旅馆,还有些农牧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服务工作。生态旅游产业改变了罗布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
为了实现脱贫目标并使西藏的发展具有内生动力,自治区近年确定了种植、养殖、加工、文化旅游、商贸流通、资源开发利用六大产业,围绕产业确定了3000多个项目,每年安排4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产业扶贫。“十三五”期间西藏将有23.8万人通过产业扶贫实现真正脱贫。
按三有村的理念,有了房子和就业,第三步,就是有健康了。
林芝德吉新村扎西曲珍家的老二快5个月了,小家伙长得肉乎乎的,见到生人也不怕。扎西曲珍说,生这两个孩子时在县医院产检、生产,费用全免,每个孩子还有100元的补助。扎西曲珍觉得医疗保障这么周到,肯定比以前在家生孩子好。
曲水县巴桑卓玛最近心情不好,老公2006年患肺部重病,前两个月又复发了。庆幸的是,在拉萨手术做得很顺利,几万块的医疗费用基本可以报销。巴桑卓玛心中的阴霾很快消失了,笑容又浮现在脸上。
开启一种不同于祖辈的生活
在拉萨罗布林卡公园的格桑颇章(宫殿)旁,顿珠和朋友带着酸奶、糌粑、青稞酒和席垫来“过林卡”。西藏人喜欢“过林卡”,在公园里聚餐、唱歌、跳舞,尽情享受。
顿珠家的村子距离喜马拉雅山只有30公里,海拔有4700多米,他刚刚告别了父母兄弟,在拉萨短暂停留后前往武汉,继续自己的医学本科学业。顿珠说自己读大学对于家乡人来说不算特例,高中班上有44个人,27人考上了内地的重点本科大学。
顿珠的脸上有一道疤,那是小时候干活时留下的。“以前我们村里人都是靠挖虫草、放牧生活,两个哥哥当年没能把书读完,不过现在父母都支持我上学。”顿珠觉得,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藏族民众的教育观念在发生转变。
“我在大学里交了很多内地朋友,我经常笑他们不念佛却戴佛珠,他们跟我说这叫时尚。”顿珠说着玩笑,对自己所接触到的新世界既感觉到新鲜又能包容它的不同。
“我女朋友在南昌读大学,我们以后打算回到拉萨,西藏需要很多人才。”端起一杯青稞酒,顿珠说到自己的未来,喜悦油然而生。
顿珠的家乡,人们世世代代在高原上耕种、放牧。现在,顿珠通过接受教育,增长知识丰富见识,开启了一种不同于祖辈的全新生活。
在西藏,随处能感受到教育给西藏民众生活带来的改变。
扎西是一位旅游车司机,人到中年踏实温厚,每当客人下车去游玩,他会照看好客人的物品并在每个人的座位上放上一盒酸奶。扎西开的是辆越野车,像这样的旅游车拉萨一共有100辆,每年他要向汽车公司缴纳7万元使用费。旅游旺季,扎西一天收入2000元。
“今年7万元还没赚出来,还要再多跑几趟。”手握方向盘,扎西盘算着今年的收入,但聊起孩子就神采飞扬,“昨天小女儿缠着我要给我背首诗,什么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还挺有意思。”扎西的两个孩子在拉萨读小学,他说,受益于西藏的学前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政策,他不需要负担任何学费。
晋美是一名公务员,爱好摄影,总能给西藏的美丽风光找到独特的表现角度。晋美的两个孩子曾分别在江西和陕西读西藏班,目前,全国有21个省份开办了西藏班,为西藏培养了近4万人才,其中70%来自农牧民家庭。现在,晋美的大女儿在上海交大读书,二女儿考上了南京大学。
两个孩子如此优秀,令晋美感慨。他满脸喜悦地说:“我是来自昌都地区的农民孩子,通过读书,我有机会来到拉萨工作,而我的孩子,有机会在内地享受教育,读全国顶尖的大学,我作为一个藏族人真的很知足。”
教育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动力,更广阔的视野带来的是自强和发展。五年来,西藏多项教育保障政策出台并得到更好的落实:15年免学费政策全域覆盖,藏民和贫困居民包吃包住包学费的三包政策全面落实,自治区各类学校达到951所,所有县区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个现代的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现在,西藏有许多像顿珠、扎西和晋美的孩子一样的年轻人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传承古老的文化火种
雪顿节的第一天,罗布林卡公园威震三界阁前,雄浑的藏戏唱腔和一阵高过一阵的喝彩声透过细雨散播开去。
桑珠是尼木塔荣白面具藏戏队的主唱,刚刚表演完一出《卡卓雪巴》。桑珠出生于1995年,是尼木塔荣白面具戏的第五代传人,这是他第4次来拉萨演出。“压力大得很,不要问我啦,我都答不上来。”第一次担任领队,桑珠的心思都在表演上。
每逢雪顿节,自治区文化厅会组织民间戏团到拉萨进行藏戏展演,十数支戏团紧张筹备多日,从日喀则、山南等各地赶来,为藏民献上连续几天的好戏。藏戏属于广场类表演,不需搭台,短栏杆围出一片空地就行。演出对表演者和观众来说,都是一年里的大事。
对桑珠来说,以唱藏戏为职业是一个另类的选择,家乡的同龄人有的读书、有的打工,就是很少有唱藏戏的。桑珠说:“听到鼓钹一响,我就很想唱起来,没办法,天生就是干这行的。”虽然只有22岁,但他是戏团里唱得最好的。83岁的师傅欧罗巡巴是藏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去年刚刚去世,他非常看重桑珠的天赋,尽管自己的儿子也在藏戏团,他还是选择把传承人的位置交给桑珠。
桑珠的嗓音非常好听,让他再表演一段,他随口就来,通透的声音从喉咙传出,听得人如痴如醉。
让桑珠庆幸的是他选择了以艺术为生,并且不需为生计发愁。2013年,中央财政拨款3000多万元,支持民间戏班发展,并建设专门的传习基地鼓励演员排练,现在每年对每支民间藏戏队给予经费补助,民间藏戏队的活动条件改善了很多,活力再现。队伍从当年不足50支迅速发展壮大到现在的140余支。民间藏戏队已成为西藏传承和发展藏戏艺术的重要力量。
随着社会发展,藏戏和许多其他藏族传统文化一样,需要传承与发展。热爱藏戏的人们,在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支持下,始终传承着古老的艺术形式,保护着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火种。
飘扬的红旗 感恩的心
山南克松社区的村民们正在收麦子,街上铺满金黄的麦秆,打麦机将麦粒高高扬起,妇女们身穿长袍,头戴围巾,弯腰、起身,将打出的麦粒收进长袋,好一幅丰收劳作图。
这里1959年以前叫作克松庄园,是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被称作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
仁丹次仁大娘今年66岁了,正在帮邻居撑起口袋。她说自己是一名农奴的孩子,父亲是一名“朗生”,就是身份最低的农奴。小时候和父母兄妹住,在挨着牛棚的土房里,全家只有一床被子。要不是民主改革,不敢想象一家人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现在,大娘住在政府补贴建造的二层小楼里,自己每个季度有几千元的养老、粮食等各种补贴。
说起生活的变化,仁丹次仁有些激动:“我从心里感激党感激政府,让我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在林芝米瑞乡色果拉村,通过党员带领村民发展养殖、种植业脱贫的村民身着盛装,唱了一首《祖国在我心》:“有了这样的家和国,叫我怎么不安心,心中的中国情,心中的好母亲。”歌词质朴,当看见唱着歌的村民的清澈眼神时,你能理解他们真诚的倾诉。
今天的西藏,不同以往的是,村庄里除了屋顶的煨桑炉、五彩经旗,家家户户还悬挂着国旗。西藏民众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心无比真挚。
(记者 尚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