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4日09:3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
合宪性审查就是依据宪法对宪法以下的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法学学者已为此呼吁多年。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晓兵注意到,2012年举行了纪念宪法30周年大会,2014年、2015年,又分别确立了“国家宪法日”与宪法宣誓制度。李晓兵认为,如今“合宪性审查”写入十九大报告,更是“对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具有标志性意义”。
其实,合宪性审查的实践,此前并不是没有。
多名学者发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立法过程中会删去草案里与宪法抵触的内容。另一些探索,则是公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建议审查某些行政法规,其中一个案例是,2003年孙志刚事件曝光之后,3名学者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提出“关于审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建议书”。“上书”一个月之后,这项法规被新法取代了。但并不是每次提审查建议都能如此。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说,2016年他们研究制定出台备案审查工作规程,对备案审查工作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比如针对公民提出的审查建议,建立了一个函告的机制,要求作出回复、说明和解释。
许安标透露,通过沟通协商,他们共纠正了上百件法规、司法解释。但面对“有没有公开撤销的案例”的疑问时,许安标诚实地回答说“目前还没有”。
在不少受访学者看来,这些举措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宪法监督效果,而十九大之后,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的契机来了。
上官丕亮是苏州大学宪法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他说,不少学者都认为目前备案审查室设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下面,层级较低,最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督委员会。
李晓兵认同这一点。他说,合宪性审查可分为事先审查、事后审查两个部分,“事先审查”也就是立法公布之前的审查,“事后审查”则是在法律条文制定出来后,在法律实践过程中发现法律、其他规范性文件中与宪法不一致的地方。
在上官丕亮看来,在诉讼过程中,法官也应该进行合宪性判断。比如,有人在网上发帖举报某个官员贪污受贿,之后官员称发帖者诽谤,发帖者就以涉嫌诽谤被抓,那么,发帖行为究竟是涉嫌诽谤、侵犯名誉权,还是公民批评、建议、监督的权利?这需要法官结合宪法仔细思考。
“合宪性审查的对象究竟是哪些,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上官丕亮说,他希望,未来合宪性审查能够涵盖到包括法律在内的规范性文件、国家机关的行为、一些社会团体的行为、高级官员的行为,等等。
在公开探讨中,不少人也呼吁宪法规定的权利能更直接地得到救济。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为例,当求职者面临户籍、性别、学历、健康状况等限制时,其中哪些限制是合理的,哪些限制违反宪法?如果将这些问题与宪法联系在一起,无疑会有更具法治精神的解决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徐昕希望,在十九大强调合宪性审查之后能够建立起制度,明确申请人的主体、权利,以及法定审查机构的审查期限,是否举行听证会,申请人是否可以聘请律师,最终结果会不会对社会公开,申请人有没有救济机会,等等。
在李晓兵的设想中,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推进,必须与现有制度进行一系列协调。“现在,基本上各个层级的法院还没有作好准备。比如,我们的法官是否有法律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合宪性的意识?在司法实践中提出来的(是否合宪的问题),他怎么判断、怎么提交,最后又怎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转换成一个具有宪法意义、宪法价值、法律效力的判断?”
“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有的国家(的合宪性审查制度)是通过实践缓慢发展的。”李晓兵说,中国应该结合国情,加大对合宪性审查制度本身的研究。这包括,合宪性审查应该展开到怎样的规模、在什么时间启动,“可能我们要制定一个5年、10年的初步发展规划,先在一定范围进行合宪性审查,成熟之后再推广(到更大范围),这样的做法可能更稳妥,实践上也比较有效。”
社会公众对合宪性审查的认识,也需要提高。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曾在今年两会上披露,过去一年,他们共研究处理了92件公民提出的认为违宪违法的审查建议。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公民来关心宪法。”徐昕说,现在关心合宪性审查的普通人并不多。
一些受访学者也认为,不少研究者和民众对宪法的角色、意义还没有充分认识,这也是宪法监督在制度层面、实践层面相应滞后的原因。
未来,随着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推进,它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可能十分深远。李晓兵说,一个小的法律冲突,若上升到宪法层次就会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男女同权问题,“如果我们平常说一说,也许就过去了,但拿到宪法层次来讨论,一定会引起从媒体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也是我们(推进中)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李晓兵强调,合宪性审查的终极目标,就是加强宪法权威、把宪法监督落到实处,并促进法律体系的完善。“我们不能把合宪性审查简单化或神化,(指望它)一建立就会运作得非常好。”他说,实践需要稳步推进,特别是宪法制度,并非朝夕可成。
(记者 卢义杰 实习生 房立俊)
相关专题 |
· 十九大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