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 隽 王明峰 任姗姗 季健明
2017年10月24日05:3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代表们纷纷表示,履职尽责、攻坚克难,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法治的阳光照亮心田
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而没有做成的事情,有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治的阳光照亮人们的心田。
“过去五年,司法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法庭庭长刘黎代表说,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全面推开,一大批优秀司法人才重回办案一线;司法责任制实施,“审理者裁判、裁判者负责”的机制正在形成;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取得实效,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大大提振了人们对全面依法治国的信心;法院检察院组织结构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跨行政区划的法院、检察院成立,知识产权法院、互联网法院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司法机构也陆续成立。
代表们纷纷表示,司法改革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归功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先试点再推广、以上率下、全国一盘棋的改革方法论,得力于全体政法干警的使命担当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群众对公平正义有新期待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一个永恒主题。”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刘会英代表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必然对公平正义有更高层面的需求。
“过去五年,伴随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取得显著成效。”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人民法院巷口法庭庭长黄志丽代表说,如今社会上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遇事找法的人越来越多,全社会的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广大群众对法治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
新目标催人奋进,新蓝图鼓舞人心。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冯键代表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建立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等制度,确保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这也增强了全民自觉守法用法的信心和动力。”
以实现公平正义为己任
十九大报告有关法治、公平、正义的论述引起了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龚稼立代表的极大关注。“这既有对成效的充分肯定,又有对问题的清醒认识,更有作为奋斗目标的明确要求。”龚稼立代表说,和谐稳定、公平正义、安居乐业,都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最基本要求。
代表们纷纷表示,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断是科学的,准确把握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谋求的重要执政目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为己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公平正义和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刘会英说。
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司法体制改革,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法院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金英代表说。
“我们要统筹推进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任务,确保中央部署落地生根,让社会充满公平正义。”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红代表说。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24日 10 版)
相关专题 |
· 十九大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