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 贞
2017年10月22日05: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十九大新闻中心于21日举办“农业科技创新”集体采访活动,农业相关领域党代表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五年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介绍5年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时指出“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并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核心关键还要靠科技创新,靠科技进步”,在集体采访现场,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代表说。
据唐华俊介绍,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有三个指标可以说明:2016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超过了5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5%,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已稳定在96%。“从我们每天餐桌上的变化,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奶瓶子的变化,就能够看到农业科技的变化和进步”,唐华俊说。在过去5年中,中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例如“超级稻”、3D打印马铃薯产品等创新成果出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例如组建了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相关政策也进行了改革。“现在科学家也可以兼职、也可以持股,这样的知识产权权益改革,让科学家也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从而促进了创新。”
科研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做到绿色、协调发展也格外受到关注。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副所长沈玉君代表介绍,从2015年起,中国就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批40个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名单也已于近日公布。沈玉君说:“农业绿色发展要靠政策的引导,当然也要靠科技支撑。”例如在研究、推广有机肥使用上,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工作,研究出了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种养结合技术模式以及一些高效的有机肥产品和技术装备。“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农业更绿,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我相信十九大之后,农业绿色发展的力度还会继续加大。”
对于如何更好打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研究所研究员、农业部休闲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魏灵玲代表指出,十九大报告中写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一直想做以市场为导向,知道市场需求后再来实验室进行科学应用的研究。”魏灵玲认为要以项目引领产业,以园区带动地区。“我相信在十九大以后,越来越多喜欢研究的科研人员能够走出科研一线,投入到市场中,从市场获得需求,反过来反哺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够形成实验室的转化和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
对于在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的问题,唐华俊表示,十九大报告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专门做了部署,“我们将根据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将来重点在基础和原始创新部分进一步加强,比如大豆育种上。在技术方面也要加强研发,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另外区域性的技术集成方面也需要加强。”
相关专题 |
· 十九大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