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2日05: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农业部 |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方向更明了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代表说
我的家乡在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扎玉村,曾经,土地贫瘠,青稞秆矮,穗粒也瘪,有时只能喂牲口。小时候我就希望爸爸和哥哥不用四处拿土陶制品换青稞种子。
国外进修又读完博士之后,我带着团队长年累月待在试验田,育出了20多个青稞新品种(系),为自治区年粮食总产量突破100万吨作出了重要贡献。扎玉村这个昔日的缺粮村,如今已“家家谷满仓”。
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我更感振奋,办公室里育不出品种,必须脚踏大地,倾听农民的技术需求,才能真正帮助他们。他们收获多了,我们的农业科技创新才算成功。
——尼玛扎西代表(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产业兴旺则农民乐业,发展产业是精准脱贫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近年来,柳州积极推广“扶贫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对每个贫困村提供50万元扶持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推动每个贫困村形成特色主导产业。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些都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我们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王双飞代表(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教授)
三农故事
10月18日,正值中晚稻收割时期,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黄屋村村民黄四元生特意给自己放了半天假,和街坊邻居一起收看十九大开幕式电视直播。“报告里讲了不少农民自己的事,好政策说到了我们心坎里。”黄四元生兴奋不已。
“国家政策好,我们自身也得加把劲。”黄四元生家里饲养了数百羽家禽,开荒种植了近百棵脐橙。他还打算把种养规模再扩大,同时搞好农村货物运输和水稻收割等涉农服务。“乡村振兴不光能解决贫困问题,也给乡亲们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我们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
“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我更有信心了。”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办事处崖南村村民王超说。
提起山东章丘,人们总能想到大葱。王超也是看准这一点,2015年,长年在外做生意的他回到家乡,成立了济南穗苑农业科技公司,流转了100多亩土地,进行大葱规模化种植,发展章丘大葱产业。
靠着绿色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王超打出的“一览众葱小”宣传语,如今在国内的“葱界”很响亮。“章丘大葱品牌价值30多亿元,如果进一步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肯定能有更大的收益。”
如今,王超正在积极对接网络销售平台,下一步他计划把章丘大葱拓展到文创旅游市场,进行多元化产品开发。
信心更满了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代表说
近些年,“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农村一些地区面临的难题。我们根据广元山区农业市的特点,构建新型土地经营体系,引导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目前已建成万亩亿元现代农业园区85个,促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年净增3377元。
坚持创新,新型土地经营制度才能集聚优质发展动能。近几年,广元加强农耕农艺农机、良种良法良壤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使全市60%以上的农户直接受益。
——王菲代表(四川省广元市委书记)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引导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向适度规模经营集聚,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目前,江苏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序推进;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进展迅速,争取实现县级全覆盖。
江苏有的种植大户利用流转来的土地经营权在银行做抵押取得贷款,扩大规模,效益大大提高。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保护农民积极性。
——李侃桢代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三农故事
“妥妥的了!”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江南乡宝山村支部书记倪福荣忍不住连声叫好。“土地是我们的命根子呀,这样的好政策带来了村里发展新动力,下一步合作社要继续加大投入,全体村民都得甩开膀子加油干!”
2010年,倪福荣带领乡亲们成立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7年来流转了约2800亩土地,主要种植谷子,并进行精深加工,每亩地的收入从400元升至800元。
同样感到吃了定心丸的还有吉林省敦化市秋梨沟镇种粮大户李广生,他发起成立的田野种植专业农场流转了村里450多亩土地。目前,他的农场已经集资购买了20多台农机农具,用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按照过去第二轮承包期的安排,原有土地承包期到2027年就结束了。之前很多人对承包到期后的土地制度有疑虑,我也担心自己花重金购入的这些农机具‘成了摆设’,现在听了报告信心更足了,明年打算再购入几台农机具!”李广生说。
“我们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进行草莓规模种植,如果后续土地政策不明确,就不得不考虑资本的回收周期,不敢贸然投资新项目。”河南省中牟县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峰认为,长期稳定的农业政策才会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接下来他们计划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同时增加项目投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后劲更足了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代表说
懂农业不仅指懂理论技术,更要懂农业政策、懂农民语言。搞农业一定要先爱农村、爱农民,只有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实践,把自己当成农民,才能替农民着想、为农民办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一定要完善农业人才接纳体系、完善农业成果转换体系、提高基层农业人才待遇,培育一批技术过硬、甘愿扎根农村做事的农业人才。
——梅园雪代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我们村交通不便,十年九旱,以前种庄稼收成不好,很多人出去打工导致土地荒芜。咋办?我们想调整种植结构,但科学种田得有专业的农民。这些年,党培养了一批“三农”工作人才,帮助我们发展壮大,村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爱土地、扎根农村、增强本领,才能走出新时代的现代化农业道路。
——苏生成代表(青海省西宁湟中县共和镇苏尔吉村党支部书记)
三农故事
10月18日一早,郭天财就赶到实验室,和自己的研究生一起收看十九大开幕大会直播。郭天财是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也是全国知名的小麦栽培专家。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他很激动。“我小时候常常饿着肚子,能美美地吃上白面馍是最大的梦想。”郭天财说,这个小小的愿望早已实现,他却愈发深刻地认识到,人才培养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要性。为国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三农”人才,是他毕生的梦想和追求,也是他40多年来站稳三尺讲台、甘当辛勤园丁的精神动力。
“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让我们感到很振奋。”同为农业教育工作者,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向朝阳认为,“一懂两爱”对农业战线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懂农业是前提,而爱农村、爱农民则是情怀和动力。只有饱含对农村的热爱、对农民的关爱,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三农”服务。
“听完十九大报告,感到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了,责任也更重了。”四川省苍溪县永宁镇兰池村村民孟毅是县里聘请的猕猴桃中心技术员。“孟老师的电话是热线电话”,当地不少农民都这么说。孟毅每次给乡亲们做完技术培训,都会公开自己的联系方式,随时解答农民的咨询。
“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作为基层农技推广员,我还得提高业务本领,想办法帮助更多果农提高效益。”孟毅说。
(本报记者邓建胜、郭舒然、常钦、姜峰、王锦涛、王伟健、张文、方圆、李家鼎、李纵、马原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22日 08 版)
相关专题 |
· 十九大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