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11:02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深化改革 为和谐社会奠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摘自十八大报告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说,近年来,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不小成绩,硬件改善已基本完成,剩下的则是内涵发展方面的瓶颈和体制机制“硬骨头”。比如,上海已经建立了“绿色指标”体系,在学业质量评价领域取得了突破,但其他如教学方式、学习动机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有不少亟待突破。“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我们要以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最高标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推动改革,让老百姓体会到切切实实的教育改变。”
上海教育功臣、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说,报告明确提出人人成才、人尽其才,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鼓励孩子多元发展、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人才,将引导我们改变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差异和特长,提供更多元的选择和愉悦的学习经历。
卫生系统的广大医务人员表示,要以上海2300万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积极推进医改。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利用,建立有效的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合作机制。上海已把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作为两个主要抓手,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重构。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玉东教授说:“作为三级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人才,应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另一方面,上海将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尤其是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重点是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切入口,推进医药分开机制、药品采购供应机制、投入补偿机制、医保支付机制、监管评价机制、医务人员薪酬机制等综合改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