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16:58 来源:农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十八大报告要求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工作目标。代表们认为,这充分反映了党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决心与高度。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具体说来,要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精彩,特别是要解决好民生方面的公平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建设民生财政是机制保障
从2007年到2011年,我国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住房、文化体育方面的财政支出累计达到了12.7万亿元,年均增长幅度是26.3%,这个增长幅度大大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代表们普遍认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建设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是民生不断改善的保障。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代表说,合肥坚持大幅度增加投入,2008年至2011年间教育部门教育经费累计总投入190多亿元;坚持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通过建设小区配套学校和名校迁址办学,2008年以来,全市新建中小学校98所,改扩建学校572所;坚持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将“农村中小学建设工程”纳入到市级民生工程,奖补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今年底将全面完成“校安工程”。
同时,坚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量,优质学校办学规模四年扩大3倍。
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代表表示,2011年,广东各级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到4233亿元,占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从2007年的50.47%提高到了63.03%。其中,投入十件民生实事资金达到1195亿元。2012年,全省各级财政安排用于十件民生实事的资金达到1424亿元,1~9月份已拨付资金1260亿元,其中省级已拨付资金462亿元。今后,全省财政将坚持继续关注民生、支持民生,进一步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今后支出安排要体现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经济结构调整、保障民生支出需要、保障区域均衡发展的支出要求。要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更加注重公平,完善支持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同时,通过支持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促进民生资金从“舍得花”向“花得好”转变。
张家口市委书记王晓东代表说,近年来,张家口民生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已经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5%左右,城乡低保、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困难救助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下一步,将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尽最大努力解民之忧、排民之难,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民生改善之路。工作中将更加注重针对性,既要全面推进,更要把握重点,着力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养老、救助、物价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有效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更加注重普惠性,既保“基本生存”,更重“生活质量”,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