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作为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党的十八大代表,您认为我国的测绘工作将如何发展?
徐德明:面临测绘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怎么发展,我们组织测绘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跳出测绘看测绘”。经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确立了大测绘、大科技、大服务、大发展的理念,从而打开了测绘发展之门,开阔了测绘发展之路,确定了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宗旨,充分发挥测绘的基础先行、服务保障、应急救急、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维护安全的作用,“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发展战略,进而凝聚了共识,凝聚了力量,迎来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新机遇。我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遵循按需测绘、效用优先的原则,抢抓机遇,统筹协调,加快发展,比较好地构筑了以社会需求为牵引、科技人才为核心、产业发展为支撑、基础测绘为基石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完成了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多方面已居世界前列。
长期以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坚持技术决定水平、装备决定能力、作用决定地位、人才决定未来的理念,发扬不等不靠不要、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积极推动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三大平台等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在是:数字城市建设遍地开花,助推了城市社会综合管理,受到地方党政的普遍欢迎;网络地图“天地图”开通两年,越办越好,应用更加广泛;监测地理国情试点倍受重视、初见成效,各地积极推广、普遍展开。
全面完成了覆盖陆地国土面积的1:5万基础测绘,基本完成海岛礁测绘任务,现代化大地基准体系全面启动。在金融危机时,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抢抓机遇,按照规范管理、超常运作、立体交叉、平行同步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购买和建成了占地41.43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实现了测绘人53年夙愿。同时在北京顺义国门商务区建成了占地30亩的3栋6.3万平方米的测绘信息数据处理基地,将在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国家测绘局也于2011年5月23日正式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职责职能得到强化,进一步推动了各地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建设。以占地1500亩、投资150亿元、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的北京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带动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呈现如火如荼的大好局面。科技兴测、人才强测,催生新技术、新装备研发成果不断涌现,成功发射了资源三号测绘民用卫星,极大地提高实时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的能力;在全国各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配备了100余架无人机,用于航空摄影快速获取信息;配备了天空地一体化的应急监测车10余台,有效地保证了应急救急需要。科技人才、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水平逐年提升,2011年有三位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的专家当选为院士。
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较好地维护了国家地理信息的安全。可以说,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大发展。三大平台建设提升了服务水平、拉动了产业大发展,科技装备的改善提高了测绘地理信息应急服务能力,基础测绘的加强和及时有效更新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上,测绘地理信息地位得到大提高,作用得到大彰显。所有这些,都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国土资源部的直接指导,得益于各方的大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再次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进军号角。面对好形势、发展好局面,更需要冷静观察,保持清醒头脑。测绘地理信息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将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新的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和考验,特别要正视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体制机制不顺、市场监管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难度越来越大、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的问题等,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面对社会日益扩大的测绘地理信息产品服务需求,将以时不我待的拼搏精神,努力加快把三大平台打造成民心工程、责任工程、阳光工程、精品工程。面对竞争激烈的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会下大力气,营造环境,提供政策服务支持,努力把测绘地理信息企业打造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民族企业,争创世界一流水平。
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新部署、提出的新要求、确定的新目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测绘地理信息人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快、干、好的求真务实工作作风,团结奋进、开拓创新,不辱使命、凝聚力量,为加快建设测绘地理信息强国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