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活力提升“文化中国”--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文化创造活力

创造活力提升“文化中国”

人民网记者 张贺 孔祥武 申琳 袁泉

2012年11月13日05: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十八大报告摘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既是既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文化建设的方向指针。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生生不息、永续发展;只有将蕴含在人民大众中的创新能力普遍激发,13亿人的文化创造才会使中国文化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长期被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所束缚、压抑、扭曲的文化生产力喷薄而出,文化创造激情四射,中国文化的面貌随之焕然一新。10年里,我们基本建成了堪称世界规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主要文化产品——从影视、图书到动漫、游戏——数量规模跃居世界前列。今天的中国,文化站点星罗棋布、农家书屋遍地开花、图书杂志琳琅满目、舞台演出争奇斗妍……这一切正在展示着一个具有无穷活力的文化中国。

改革

向改革要生产力

近10年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体制改革是决定中国文化命运的一次伟大变革。短短9年时间,528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放映发行单位、2093家国有文艺院团、3271种非时政类报刊完成转企改革,从事业单位转变成企业。随着合格市场主体数量的激增,文化创造活力被大大激发出来,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突破1.3万亿元。

从演出太少到忙得不可开交,从收入微薄到收入大增……文化单位改制前后的鲜明对比,令人感慨良多。重庆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王亚非代表从事杂技艺术已经20多年,亲眼见证了重庆杂技团从国有事业单位到自主走市场的企业的历史性转变。

她说,刚改制那会儿,真是心里没底,“以前靠国家养着都难以为继,变成企业以后,还能不能活下来?”事实证明:重庆杂技团不但活了下来,还活得很好。2010年4月,包括重庆杂技团在内的四家文艺院团整合组建重庆演艺集团,分散在各院团低水平重复的资源,以现代企业的运行结构整合起来,实行集约化运营。短短两年,集团已进入发展快车道。2011年,实现收入突破1亿元,其中自主创收近7000万元,比体制改革前的2009年翻了三番,演出场次增长了1倍。重庆杂技团创作的大型杂技剧《花木兰》在国内外演出超千场。

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李树建代表说:“我演了35年戏,当了25年团长,深感现在艺术院团的改革可用四句话来概括:一是要走遍千山万水找市场,二是要吃尽千辛万苦树形象,三是要历经千锤百炼出精品,四是要想尽千方百计奔小康。”2010年,豫剧二团先后到河南省和周边省份的40多个县市村庄、厂矿企业、军营学校演出130多场,举办公益演出4场,实现演出收入793万元,比去年增长70%,超额完成了省文化厅下达的目标任务。  

改革对文化工作者精神面貌的改变同样深刻。齐齐哈尔市话剧团团长、党支部书记艾平代表说:“我们从目前的市场环境也感受到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不改革,就无路可走,越拖‘等靠要’的思想就越强。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大家都在想市场、想创作、想解决的办法,精神面貌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高巍、常雪梅)